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全会宣传专题

高质量建言助力高质量发展,8名委员有话说!

作者: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21-12-27访问次数:字号:[]

在政协银川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来自民革、农工党等界别的8名政协委员聚焦社会热点话题,从加快产业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推进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质品位、打造低碳城市样板间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王辉: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从节约每一滴水做起

1.jpg

一滴水,微不足道,但积少成多,数量就很可观。据测定,“滴水”1个小时可以集到3.6公斤;1个月可集到2.6吨。这些水,足以保障一个人的生活所需。至于连续成线的小水流,每小时可集水17公斤,每月可集水12吨。银川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坚决打好深度节水控水攻坚战,加强节约集约利用,深入开展全方位节水行动,努力将我市建成治兴得法、节用有度、人水和谐的高标准水生态文明城市。

为坚决打好深度节水控水攻坚战,政协委员王辉代表民革银川市委会提出建议:从细节出发,会议减少饮用瓶装水;从身边做起,提倡家庭废水再利用;从开源挖潜着手,提高城市再生水利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城市发展的共赢;从截流减排下功夫,加大雨水的回收利用;从全民抓起,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

同时建议,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营造良好的节水氛围,推进节水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鼓励创建节水型机关单位、节水型高校、节水型社区以及节水型企业,让全社会动员起来,人人争当节约用水的宣传者、文明用水的倡导者、科学用水的践行者,激发节水的内生动力,强化水资源保护意识,使节水护水爱水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席静宜:加快产业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微信图片_20211227154016.jpg

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也是在当前能源约束趋紧形势下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的重要抓手。政协委员席静宜在代表民盟银川市委会发言时建议,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围绕自治区“九个重点产业”和银川市“三新”产业,根据各园区的产业现状,调整、整合、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园区形成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协调发展。

席静宜建议,抢抓国家支持宁夏能源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建设一批大型、绿色、长链、现代化能源项目。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隆基光伏年产5GW单晶电池、中环50GW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等项目建设。同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推动建立光热发电与光伏发电、风电互补调节的风光热综合可再生能源发电体系,形成多能源互补的格局,鼓励部分园区率先进行分布式光伏、氢能、储能电池等业态的发展。

特别是推进宝丰集团在苏银产业园建设200GWh绿色储能全产业链项目,发挥重大项目引领作用,强化以企引企、以商招商,鼓励和支持重点园区发展、重点项目建设,推动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苏银产业园分别建成“千亿级”园区。

杨旸:加快推进婴幼儿照护行业发展

微信图片_20211227154127.jpg

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健康发展,既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加快推进国家三孩政策贯彻实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政协委员杨旸在代表民进银川市委会发言时说,由于照护服务机构数量短缺、供需不平衡,目前银川市有近80%的婴幼儿由祖辈照料,3岁以下婴幼儿的入托率仅为4.1%,她建议:加快推进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行业规范发展。

杨旸建议,明确责任主体,制定细化的地方行业标准,加强机构监管,提高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同时多元化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对社区、公办幼儿园机构提供托育服务的给予适度补贴,推动专项财税、土地、人才吸引支持政策落地,以公共服务的角度多元化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进一步满足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根据家庭的实际需求和消费水平,建立多层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甄选婴幼儿照护服务优质项目,积极支持、培育“保障性”“普惠性”“市场化”婴幼儿照护服务产业,满足多样化的托育需求。

杨旸说,只有“一老一小”切实得到保障,家庭才会幸福安宁,中青年也才能解除后顾之忧,安心工作创业。

季楠: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微信图片_20211227154213.jpg

银川市户籍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2.79%,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近5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3.7%。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加剧,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成为越来越迫切的社会需求。政协委员季楠代表农工党银川市委会发言时建议,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减轻失能老人经济和事务性负担,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推进养老产业和健康服务业发展。

季楠建议,要建立动态的多元化筹资渠道,包括建立独立筹资机制,对筹资机制进行分层设计,对长期护理保险费率进行动态调整,鼓励商业保险参与长期护理保险。要制定失能评估标准、管理办法等,组织实施长期护理保险资格评估。要进一步加强护理人才队伍建设,鼓励银川地区的职业技术院校加大对护理服务人员培养力度,加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提高长期护理服务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同时,要加强长期护理保险的管理,落实长期护理保险工作,明确服务内容,加强服务管理,健全经办规程和服务标准并加快长期护理保险系统平台建设。

武竞: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微信图片_20211227154254.jpg

近年来,银川市将秸秆综合利用作为保护生态环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措施来抓,推动形成秸秆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工业原料化、基料化“五化并举”,协调推进的综合利用。但目前仍存在政策引导扶持力度不够,部门协作持续发力不足,示范推广项目不多,收集贮运体系不完善,产业化发展水平低等问题。

政协委员武竞代表九三学社银川市委员会发言时建议,要完善综合利用政策,构建长效治理机制,将秸秆综合利用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落实有利于秸秆综合利用的财政、投资、税费、价格等政策。要强化项目示范引领,完善综合利用体系建设,推动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和工程项目建设,制定出台秸秆收集和补助办法,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注入,不断完善秸秆还田、收集、储存、运输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培养发展骨干企业,拓展秸秆资源化利用途径,培育秸杆收集及综合利用主体和经纪人,构建“村居有点,乡镇有中心,县区有企业”的秸秆集中收购网点。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通过媒体、网络、现场会等形式,提高辖区居民对秸秆用途和经济价值的认识,强化生态环保意识。

梁海龙:推进城市更新 提升城市品质品位

微信图片_20211227154347.jpg

银川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加快全国城市更新试点建设,治城市之病、补城市之缺、增城市之美、强城市之智”,城市更新成为引领城市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的“先行者”。

政协委员梁海龙代表银川市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建议:明确更新理念,建设“人民城市”,城市更新不是“拆后再建”,它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侧重公益性而非盈利性;坚持规划先行,建设紧凑城市,城市更新需要建立规划管理体系,更好地统筹城市布局,协调景观风貌。

同时,完善社区功能,建设宜居城市。充分利用居住社区内空地,拆除违法建设及闲置锅炉房等存量资源,以打造15分钟生活圈为目标,将居住社区打造成为满足群众日常生活需求的完整单元;加大低效用地开发利用,加强用地混合开发,适度提高建筑容积率,在一定承载力的基础上,寻求人口密度和城市规模的合理比例,提升公共设施效能;推进数字化建设水平,积极运用“互联网+”理念对城市各种基础设施和城市运营系统进行优化,推进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社区建设,打造“智慧城市”,提升城市管效能。

代晓宁:讲好银川故事 建构美好城市形象

微信图片_20211227154325.jpg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要求文艺工作者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政协委员代晓宁在发言中谈到,我们应当讲好推动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建设的生动故事,提炼和建构与银川“一高三化”定位相匹配的城市形象,为银川的全方位进步赋予文化势能,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国家叙事中发出银川光彩。

“文化符号作为城市个性的载体,是城市魅力形成的重要部分,对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代晓宁建议,通过高位谋划重大创作生产项目,从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高度,精准规划“十四五”时期城市形象传播项目,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保障,以精准投放收获城市形象传播口碑。

同时,采取“揭榜挂帅”方式重点攻坚城市形象建构任务,以项目化方式推动知名策划或创意团队参与城市形象建构的营销活动,以活动带动城市形象营销,以大投入获得大产出,以大外宣凝聚高人气,使政府形象传播具有更高文化附加值。可以统筹多部门多机构多种人才力量,盘活各领域各行业优质资源,在讲好银川故事中共同发力形成合力,使银川美好城市形象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文化生产力。

徐瑾:打造低碳城市样板间

微信图片_20211227154441.jpg

“银川市作为低碳城市试点,近年来在控制碳排放上取得了一定

效果,但还存在不足。”12月26日,政协委员徐瑾在发言中提到,目前我市还存在低碳交通没有形成、绿色建筑推广不足、能源管理缺失、低碳生活消费方式有待培育等问题。

徐瑾建议,构建低碳交通体系、着力推广使用绿色建筑、积极推动综合能源服务、引导绿色生活和消费方式。在交通领域,积极推广多式联运、甩挂运输等高效率货运方式等措施提升货运效率;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促进交通用能清洁化,推进电动汽车充电站(桩)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不断优化公共交通资源,完善步道、自行车道等城市慢行系统,适当降低私家车出行比重,大力号召绿色出行模式等。

在建筑碳领域,徐瑾建议进一步优化城市热网管路,形成太阳能等新技术和清洁能源为补充的供热体系。大力发展钢结构等装配式建筑,逐年提高绿色建材应用比例,提高建筑能源设备和系统效率。

同时,大力宣传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生活,引导群众进行绿色消费。探索多元化碳普惠机制,对个人绿色资产实施公益、商业和政策鼓励性等相关物质、精神和行政激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