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书香政协 > 读书分享

老屋

作者:信息来源:银川日报发布日期:2022-04-25访问次数:字号:[]

在老屋赣南宁都的大山深处。那个特殊年代,父亲挑着我来到了一个叫竹森下的村子,不通公路不通电,起初居住牛棚旁,后来有位村民空出一间旧屋、一间厨房,稍做修整,便是老屋的全部了。老屋成了我梦想的启航地。


土坯垒成的墙,几根木头架房梁。除了床,还有张桌子。传统的泥灶,脸盆架旁堆着柴草。大雨时,只好用脸盆接水抢险。屋内窗户很高,木格窗棂糊着油纸。


年幼对老屋的记忆不多,只记得老俵放在门口的鸡蛋、咸菜、薯包子、芋包子,那是善良的人在极度困境下的帮扶。夜深时爸爸点起蜡烛驱散屋内昏暗,与几位年轻叔叔唠嗑……


到了读书年龄,便见到了邻村瑶下的又一间老屋,瑶下村小学就在这里:松木拼成低矮厚实的门,生了铁锈的锁守卫着屋内泥土的地板。老屋后墙有四扇大窗,可以借光学写字了。这间老屋伴我两年启蒙。


有天暴雨,女同学紧护书本,男同学为老屋加固,陈老师冒雨抱着背着我们转移,汗水、雨水、泥水交织,陈老师栽倒地上,倒让几个学生抬到了赤脚医生家里。好在大雨亦知人意,没多久便停了,老屋并没有倒掉。


两年后,我随父母离开了借住五年的竹森下老屋和启蒙两年的瑶下老屋。


冬去春又来,离开大山进城。有次遇一老同学,听说老屋一角在雨中塌了,陈老师为抢出那些破旧的桌凳,被压在了泥坯下……半个月后,他跛着脚回到瑶下小学,又走上了他心爱的讲台。


一别数十年,恍若换人间,我努力地寻找老屋的记忆,却踪迹全无,只有村头那棵古樟树还能唤回点滴记忆。已是村支书的同学说,你们回来晚了,曾经玩耍的空地,已经立起幢幢小楼,摸鱼的小溪,良田紧相连。站在竹森下老屋空地前,终于有位老人捡起了记忆:“你是刘干部的儿子?他还好么?”这老人的父亲便是借我家屋子五年的老俵。


年迈的陈老师取出了几十年前给我们烤火的“火笼”,说着这几十年的变化:“现在条件好了,好多人却不想读书了,我还记得你们那会读书的劲儿,读好书才有出息!”


推土机推掉了旧居、校舍,却留下了厚实的财富。她的温度,她的魂魄,她的往事,经年越远越清晰,我走的时候,老屋还在,我回的时候,老屋走了,带走了清贫的岁月,留下了满满的回忆。


◆刘力(江西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