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议政建言 > 议政建言

(委员大会发言)关于打造低碳城市样板间的建议

作者: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22-02-23访问次数:字号:[]

徐瑾.jpg

银川市政协委员   徐  瑾

低碳转型是实现我国提出“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关系到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也是完成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宁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新使命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市作为低碳城市试点,出台了低碳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规划,在控制碳排放上取得了一定效果,随着生活领域碳排放量占比逐年上升,接近总排放量的50%,降低生活领域碳排放重要性日趋凸显,但是目前我市还存在低碳交通没有形成、绿色建筑推广不足、能源管理缺失、低碳生活消费方式有待培育等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为此提出建议:

一、构建低碳交通体系

交通领域的碳排放占终端碳排放的15%。每年我市新增机动车10万辆左右。为此,要积极推广多式联运、甩挂运输等高效率货运方式,完善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体系,提升货运效率。统筹推进轨道交通、快速通道、综合交通枢纽等工程建设,利用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提高交通智能化水平,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促进交通用能清洁化,推进电动汽车充电站(桩)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要持续推进公交优先战略的全面实施,不断优化公共交通资源,优化公交线路和站点设置,完善步道、自行车道等城市慢行系统,适当降低私家车出行比重,大力号召“一三五”绿色出行模式(即3公里以内步行,3—5公里骑自行车,5公里以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全市100万辆车每年通过公共交通或自行车代替自驾200公里,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3.7万吨。

二、着力推广使用绿色建筑

建筑碳领域排放量占到总碳排放量的近1/3。近年来伴随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市每年新增建筑面积约在200万平方米。北方地区建筑能耗中主要是采暖,大部分地区的建筑采暖和空调能耗超过了建筑总能耗的50%。要进一步优化城市热网管路,提高一级管网供热能力,引入分布式供热系统,应用清洁高效供暖技术,形成太阳能等新技术和清洁能源为补充的供热体系。要大力发展钢结构等装配式建筑,逐年提高绿色建材应用比例,提高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绿色等级。通过被动式建筑设计降低建筑供暖、空调、照明需求,提高建筑能源设备和系统效率。结合我市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加快推进具备条件的既有居住建筑实施节能和绿色化改造,提升存量建筑的运行能效。支持居民采取低碳装修,选择简约路线,以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为原则,减少空调、电灯的使用几率,尽可能使用竹制、藤制家具等可循环利用的材料。

三、积极推动综合能源服务

对大型公共建筑、建筑群和跨区域建筑采用建筑能源动态管控优化系统技术,为建筑节能提供物联网动态管理,统一调配和监测用能情况,实现最大限度节能减排,并将建筑用能计量管理体系纳入绿色建筑考核体系。研究制定公共机构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公共机构能耗统计制度和能耗定额标准。通过系统诊断及节能综合效益分析,在综合考虑费效比的基础上,采用变频调速、无功补偿、系统智能控制等节能技术措施,对不符合节能要求的空调机组、电梯、水泵、电机等用电设备进行节能改造,同时改进照明电路控制方式,优化照明系统设计。鼓励家庭采用悭电胆、LED灯或光管照明,同样亮度的节能灯耗电量为白炽灯泡的1/4;以11瓦节能灯代替60瓦白炽灯泡、每天照明4小时计算,1支节能灯1年可减排二氧化碳68.6千克。

四、引导绿色生活、消费方式

向公众全面介绍绿色消费的相关知识,积极开展全市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大力宣传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生活,引导群众进行绿色消费。在保证生活需要的前提下,引导每人每年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4千克,如我市每年有100万人响应,即可减排二氧化碳6400吨。以绿色消费带动绿色生产,以绿色生产促进绿色消费。鼓励商贸流通企业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绿色商品有效供给,开设绿色产品销售专区、专柜。探索多元化碳普惠机制,制定建立统一公民绿色行为碳减排量化新标准,形成个人碳账本。探索对个人绿色资产实施公益、商业和政策鼓励性等相关物质、精神和行政激励,获得绿色金融和绿色保险的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