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议政建言 > 议政建言

(调研报告)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 有效衔接的专题协商报告

作者: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22-07-19访问次数:字号:[]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根据市政协2021年度协商计划,近日,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议题,先后到贺兰县长信乡四十里店村、金凤区良田镇润丰村等进行了调研并召开了专题协商会议。现将调研协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银川市委、市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成立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书记、市长“双组长”制,举全市之力推进脱贫攻坚,先后出台了《脱贫富民战略银川三年行动计划》《银川市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组织召开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专题会、现场会及问题整改推进会等会议80余次,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东西部协作扶贫等方式,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历经8年,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5.15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移民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从搬迁前的不足3000元增加到2020年的12837元,年均增长10%以上,区域性整体贫困和绝对贫困全面消除,闽宁对口帮扶成为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典范。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市委、市政府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尤其是今年以来,连续出台了《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银川市关于城乡居民收入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银川市关于落实水资源“四定”原则 深入推进用水权改革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推进移民致富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等政策和措施,为下一步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委员们也指出了我市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已脱贫村产业发展仍然不强。近年来,移民安置区已形成了以设施温棚、牛羊养殖、酿酒葡萄、花卉、食用菌、光伏等为主的产业模式,但因起步较晚,还存在不专、不优,不具规模,产业发展链条短等问题。个别产业发展与农户利益联结不密切、带动增收不明显,经营性收入占比仅为8.4%。受产业转型升级、技能缺乏等因素影响,移民就业困难、稳定性差,移民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的问题同时存在。

(二)脱贫攻坚中形成的资产效益发挥还不够,监管制度还需完善。如银川市2020年一年就安排扶贫专项资金805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扶贫,对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对这些资产的监管和处置还处于起步阶段。

(三)乡村振兴规划编制还需进一步提升优化。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村“空心村”越来越多,建制乡、村合并势在必行,乡村空间布局规划优化的问题需引起重视。

(四)部分国有农林牧场及自主迁徙村民聚居区民生改善还存在短板。这部分人由于户籍不在本地,附着在户籍上的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易致贫返贫。

三、对策和建议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核心和关键是农村产业发展、农民收入增加,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统筹乡村规划编制工作。一是加快村庄规划编制,优化村庄布局。尤其是“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要应编尽编。要根据乡村多样性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考虑村庄发展定位、主导产业选择、用地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等,做到与自然条件相匹配、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风土人情相协调,编制适用、管用、好用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二是建议乡村规划编制由市级统筹。以县域为单位编制乡村振兴规划很有必要,也便于实施和落地,但银川市6个县(市)区乡村面积总和没有山区一个县的面积大,加之我市作为自治区首府,随着近年主城区辐射功能的增强,城镇化率逐年提高,农村人口逐年减少趋势还会加快,因此,全市应有一个乡村振兴总体规划,以指导各县(区)规划,并起到牵头抓总作用,逐步形成田林湖一体,绿色相隔、大气疏朗的乡村空间新布局。三是建议以规划为龙头,科学整合建制乡和村,为进一步做好乡村振兴基础设施配套提供科学依据。特别是对吊庄移民村、自主迁徙移民村的水、电、路、气、暖、路灯、通信、沟渠、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要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便于科学规划,改造处置。

(二)按照区市百万移民收入提升行动要求,全力抓好产业发展。一是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依托现有产业发展基础,重点打造以灵武市白土岗、兴庆区月牙湖两大奶源基地为主体的奶产业发展核心区,以金凤区良田镇、西夏区兴泾镇、灵武市郝家桥镇、永宁县闽宁镇设施温棚为主体的设施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壮大奶产业、葡萄酒、枸杞、食用菌、肉牛养殖等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引导各类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稳定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二是以水定地、以水定产,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加快老灌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水利设施砌护工作步伐,积极推广农业用水测控一体化技术,加大干渠直开口和末级渠系计量设施建设力度,实现农田灌溉精准计量。适度压减普通水稻种植面积和水产养殖规模,为银川重点产业和优质项目腾出用水指标。加快再生水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高再生水使用比例,通过分质供水方式倒逼机制,营造银川市再生水资源交易市场,为银川争取更多用水权(水资源补偿),以工业用水反哺农业用水,为乡村振兴助力加油。三是支持整合合并后的村庄根据乡村规划布局发展乡村游,通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的经营性收入.

(三)推进农村产权改革,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一是集成推进产权改革。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协同推进土地管理制度、农村宅基地制度、农村经营体系、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五大改革任务,推进农村领域各项改革“齐步走”。积极探索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新路子,充分释放农村发展活力,提升改革的综合效应,为农村综合改革政策集成落地提供“银川样板”。二是强化承包地监督管理。指导县(市)区开展好自治区级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延包试点,确保完成试点任务。探索建立直接延包、确权变更、有偿退出等办法,为全市落实延包政策提供可复制的经验和做法。三是继续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建设,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新格局。四是积极探索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新途径。大力推行村集体自主经营、“党支部+”合作联营、委托龙头企业经营带动等模式,以项目实施盘活村级存量资产,挖掘资产性收入、提高经营性收入、增加服务性收入。

(四)完善扶贫资产管理制度,提高扶贫资产使用效益。一是开展扶贫资产核查监管。切实做好各类资产的核查、登记、确权、运营、管护、收益分配和档案管理等工作,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方案、管理办法等,确保扶贫资产安全高效管理使用。二是明确公益性资产管护责任。进一步落实公益性资产管护主体,优先吸纳脱贫劳动力和边缘易致贫劳动力参与扶贫资产管护,确保继续发挥作用。三是明晰经营性资产产权关系。管好用好经营性资产,资产收益重点用于项目运行管护、乡村产业发展、村级公益事业等,防止资产流失和被侵占。四是大力推进资产收益帮扶。确权到农户或其他经营主体的扶贫资产,依法维护其财产权利,由其自主管理和运营,努力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扶贫车间等公益性资产,可适度提取折旧费用或有偿使用,费用主要用于补充乡村振兴资金。

(五)加强领导和党建引领。一是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好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的“带头人”作用,深入开展“知党情、感党恩、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把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化作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巨大动力。二是放大闽宁协作品牌效应。进一步巩固闽宁东西对口扶贫协作的丰硕成果,深入发掘和传承脱贫攻坚精神的闽宁实践,推动建成全国性的干部实训基地、红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全国人民了解、参观闽宁,把闽宁镇打造成展示全国扶贫协作和乡村振兴的示范区。三是挖掘时代内涵,弘扬时代主旋律,让闽宁协作这一品牌在推动银川、宁夏实现稳定可持续脱贫和乡村振兴战略中效应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