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区为您规划好三条“最美回家路”
作者:信息来源:银川日报发布日期:2022-04-11访问次数:字号:[大中小]
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深藏的记忆,因为金凤区“最美回家路”即将刷新人们的视觉感受。在金凤区,银川人熟悉的祥安巷、新昌路、雪绒巷将褪去旧时模样,以特色街区的全新面貌开启城市发展新一页、展现都市生活新气象。在三条特色街区改造陆续完善初步设计之时,金凤区特面向广大市民广征集意见建议,共邀您为身边的“最美回家路”建言献策。
与花为伴脚下生香 祥安巷规划别具一格
祥安巷西至宁安东巷、东至正源南街,全长1140米,杂七杂八林立着房产、美发、商超等店铺,商户们斜斜地把车停在人行道上,人车混行,草木也“不修边幅”,这样的祥安巷让人很难对其记忆深刻。
今年,金凤区将祥安巷等街巷的功能提升改造列入重大民生保障工程。机动车道罩面、非机分离、彩色自行车道及停车位、商铺外立面改造、灯光亮化等一系列改造方案已经写入了初步设计中。城市规划师定制了骑行、步行、自驾等不同的交通出行体验,这条不起眼的街巷将在专家笔下美颜提质,为银川人开启简约舒适的健康出行体验。
“我们在道路两侧设置了自行车道和盲道,这样上班族既可骑行也可步行,走在路上就能闻见花香,多样化的出行选择可以让大家体验感、获得感更高。”金凤区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局副局长耿肖薇告诉记者,考虑到周边停车困难,设计人员还在祥安巷(尹家渠南街至正源南街段)南侧改造了停车位。
增绿补绿、见缝插绿的园林绿化思路,为小街巷设计了一套精致考究的妆容。为商户们设计的统一“造型”,将让小街巷质感提升、别具一格,自行车道、停车泊位的设置也将让巷道功能得到进一步释放。
柔软舒适小巷印象 雪绒巷做足空间利用细节
藏着众多美食与咖啡的雪绒巷,总能让匆忙的人们在聒噪喧嚣外觅得一种柔软舒适的体验。银川市地名专家郑济洧的话,印证了雪绒巷的命名初衷,“雪绒,两个字本身就很美,而银川也盛产羊绒;还有一首歌曲叫‘雪绒花’。这些都给人轻柔舒适的感觉。”2003年前后经过评选,正式确定了“雪绒巷”这个名称。如今的雪绒巷,被许多银川人称为“咖啡一条街”。短短一公里多的巷子里,手抓、饺子馆、火锅、茶馆俘获了无数银川人的味蕾,雪绒巷也因此揽获“餐饮食品安全示范街”的美誉。
按照“最美回家路”的设计思路,雪绒巷改造在空间利用和资源优化上下了大功夫。雪绒巷消费人流密集,城市规划师们增设了自行车道,不仅提高了机动车的运行效率,还提高了慢行交通系统空间的连续性和人性化程度。无论是城市背包客还是潇洒滑板少年,都能在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的切换中找到快乐的出行体验。雪绒巷(宁安东巷至尹家渠南街段)北侧围墙采用了徽派建筑风格,青瓦白墙看上去既简约又大气。
耿肖薇说:“小街巷更要做足小细节。雪绒巷将按照特色街区的范本改造绿化带和沿街花池,更换路缘石、树框及灯光亮化,翻修原有停车位,还增加了一处街头小品、一处便民服务点和环卫工休息室。”
从沿街花池的选材到灯光亮化的色调,从街头小品的精细筛选到便民服务站和环卫工休息室的设置,“最美回家路”的设计从细微末节处彰显了城市品质和人文情怀。
耿肖薇告诉记者:“随着经济持续发展,环境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和重要,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改善生活人居环境,既能营造良好的、更富吸引力、更具竞争力的发展环境,还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必修课。”
网红美食街 新昌路改造方案文化味十足
新昌路几乎集纳了银川的各色美食,老银川人的老字号味道,青年一代的撸串夜生活,承载了老中青三代人的美食追求,在这里总能找到最暖心的注解。
新昌路商业街区共有商户46家,其中餐饮类24家,全年客流量达120多万人次。在“最美回家路”的设计中,金凤区将新昌路定位成为了网红美食街。对新昌路进行特色街区改造,既是一项惠民工程,又能为“文化金凤”的名片增光添彩。
商业街区统一的徽派风格改造,行道树的冷光灯设计,特色智能化景观设施的增设,还有网红3D墙绘的亮眼点缀……城市规划师们依据街道餐饮、车辆停放以及通行功能需求,保留了与市民生活方式相宜的诸多要素,既让民生“里子”厚又让文化“面子”靓。
值得一提的是,改造路段将增设监控设备、放音设备,全力打造智能化商业管理平台,逐渐实现对各商铺进行无接触智能化管理。通过设置分布式光伏,夜晚亮化和商铺用电还将大大节约成本。
近期,新昌路特色街区改造项目将全面开工。通过统一商铺门头、墙体外立面,加强绿化景观,人车分离改造,增设裸眼3D大屏、休闲座椅等配套设施,一处宁夏网红打卡新地标将在今年全新出炉,改造后的新昌路预计年客流量将达200万人次以上,年营业额2亿元以上。
金凤区综合执法局副大队长荀巍说:“新昌路的改造以文化为底蕴,以特色美食为抓手,以网红打卡点为表现形式,既满足了群众对美食街区的要求又丰富了城市特色街区形态,同时也为金凤区文化艺术设施建设增添了新的光彩。”
目前,金凤区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局正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并印制了“最美回家路”效果图册和征求意见表,通过走访入户等形式征求沿街商铺、周边居民、单位的意见建议。广大市民朋友们也可对目前的规划蓝图提出意见建议。联系人:徐仙峰,联系电话:5191305。
本报记者 陈玲 图片由金凤区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