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风物银川 > 风物银川

半载援宁缘 一生山海情

作者: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22-04-20访问次数:字号:[]

半载援宁缘 一生山海情 

——7名福建援宁专业技术人才今日返鹭


1996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指导下,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倡导、推动了东南沿海省区福建对口帮扶内陆省区宁夏。自此,福建与宁夏千里结亲,开启了一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接力长跑”。2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援宁干部、专业技术人员跨越了大半个中国,从福建来到到闽宁镇,在这片“金沙滩”上挥洒着热爱和汗水,书写了一段段感人的故事。


4月19日,第十二批援宁专业技术人才中的7名援宁人也在这一天结束了为期半年的挂职,准备返回福建厦门的家乡。在千里沃土上、在学校课堂里、在忙碌的医院中,来自各领域专业技术人才们,带着他们专业所学,倾情投入,以人才活力续写新时代的“山海情”。


阡陌间,他们进温棚传技术

又是人间四月天,在永宁县闽宁镇特色园艺作物产业示范园的暖棚里,“移二代”马雅铃正在援宁专家赖瑞云的指导下认真学习着种植和管护技术。对于马雅铃来说,自家温棚里每一颗果实都凝结着福建专家和闽宁镇移民的共同心血。


“东西部协作送来了一大批专家和技术人员,在他们的无私帮助下才有了我的今天!”马雅铃说,自己“沪漂”过,也在企业上过班,2020年底她从村上承包了6栋大棚,尝试干起了设施农业。而让马雅铃备感幸运的是,自己的创业路上一路有“贵人”相助。“专家教授们给我送来了种苗、肥料,还手把手教我种植技术,第一年6个大棚就赚了12万元。”马雅铃高兴地说。


2021年10月,第十二批援宁专业技术人才团队来到闽宁镇,马雅铃又有了新老师——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赖瑞云。“老师,长果桑葚应该怎么修剪?”“老师,种什么最赚钱?”热情好学的马雅铃给了赖瑞云莫大的动力,半年多的时间里,赖瑞云专家把基地当成了“试验田”,把和马雅铃一样的村民当成了自己的学生,在温棚课堂里讲解着种植管理中的技术难点。


赖瑞云带来的不仅有种植技术,还有对产业发展的热点判断。“咱们这里的农民很多都是埋头种地,但是种植的经济效益并不高。”采访中赖瑞云告诉记者,在和移民的相处过程中,她发现闽宁镇当地有很好的设施产业基础,但是产业结构单一且市场竞争力不足。于是,赖瑞云专家想方设法寻找珍稀新品种,通过“娘家”寻找专家远程指导,并联络到福建的市场资源,为闽宁镇发展设施农业的村民们“独辟蹊径”。

如今,冰菜、台湾果桑、福红李、流星瓜等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颇高的果蔬,在闽宁镇产业示范园里已经遍地开花结果。


课堂上,他们待学生如子女

“孩子们,你们知道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牙齿吗?”4月19日早上,来自厦门市康乐第二小学的援宁教师为原隆小学的孩子们上了一堂别样的健康卫生课,而这也是49岁的杨祎挺老师在闽宁镇支教的最后一堂课。

当天,杨老师还自掏腰包,提前买好了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在课堂上作为礼物送给孩子们。讲台上,热情洋溢的杨老师,通过多媒体小视频,向孩子们传递着新鲜的知识;讲台下,一张张稚嫩的笑脸,热切的目光紧紧跟随,如饥似渴沉醉在学习的海洋。短短几十分钟的课堂上,孩子们不停地举起小手,争抢着回答问题,让杨祎挺老师倍感温暖和感动。


“厦门孩子们的教育是全方位的,但是在闽宁镇孩子们的教育全靠学校,这里就是他们的世界。”杨祎挺老师告诉记者,支教之前自己看过电视剧《山海情》,被剧中人物白校长的故事感动。然而,当自己来到闽宁镇时,看到经过20多年的不断建设,当地教育硬件设施已经和全国齐平,但是软件力量却极为有限,让有着27年教龄的他深受触动。


“在孩子们眼中,老师就是最有文化、也是亲近的人。”于是,在半年来的支教中,杨祎挺老师不断化身为数学、科学、语文、体育、音乐老师,只为孩子们都熟识他、喜欢他。他总是笑容可掬、循循善诱,口袋里总是会变出糖果等小礼物,享受和孩子们交流的快乐。


最让杨老师感动的是,当听说他半年援教结束准备要回厦门时,一位平素不太说话的孩子居然抱住他说:“杨老师,你留下来吧……”杨祎挺老师难过地说道,很遗憾要告别这里了。这些身上挂满尘土,脸上挂着鼻涕虫的学生们,都是自己心中最可爱的孩子。


医院里,他们把移民当亲人

在闽宁镇卫生院,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口腔保健分会专家委会委员、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援宁医生陈素凤也要结束半年的援宁工作返回家乡了。而对于她来说,这一段援宁历程也弥补了自己的一段遗憾。


“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孩子,过去我的爷爷奶奶也因为没有钱,有什么病都拖着。”陈素凤告诉记者,去年11月自己来到闽宁镇卫生院开展支医帮扶过程中,细心的她也发现了老人们的牙齿问题。“当地的老人们很多牙齿缺失,有些拔完牙后都不进行修复治疗,只能用馒头泡水充饥。”发现这样的情况后,她积极向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厦门支援闽宁镇工作组和闽宁镇卫生院反映情况,并提出为闽宁镇的乡村老人免费镶活动假牙的建议。从今年3月8日活动开始后,一个月的时间里移民村的17位无牙或牙列缺损老人,都在陈素凤医生的帮助下拥有了一口洁白的假牙。


除了移民村的老人们,陈素凤医生还牵挂着孩子们口腔健康。“我也是一个母亲,在城市里家长和学校都会定期检查孩子们的牙齿,并辅助治疗,但是在闽宁镇很多孩子一张口全是黑洞洞,更别提去医院进行治疗了。”为此,陈素凤医生还主动走进校园,为孩子们开设生动而有趣的牙齿保健课,让孩子们从“齿”幸福起来。


记者了解到,此次第十二批援宁专技人才团队共有20人,其中半年期的为10人,一年期的10人。在本次半年期挂职结束时,有3人提出延期申请,其余7人于4月20日返回厦门。今年,永宁县也将继续选派一批乡村振兴人才赴厦门市交流学习,持续深化东西协作,全力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县,再续山海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