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文明创建全民参与、全民共享
作者: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22-06-30访问次数:字号:[大中小]
社区开展义诊志愿服务。
志愿者为居民理发。
文明创建,既是一场对城市品质、气度和精神的综合大考,又是一次对全体市民凝聚共识、坚定信心、鼓舞士气的精神洗礼。
在一次次与文明的“碰撞”中,同心协力、砥砺奋进的创建画面,不仅丰富着银川这座城市的色彩与内涵,也不断充盈着城市的温馨与温情。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更要靠民,在这场永不停歇的文明创建接力赛中,我市积极引导市民群众参与,营造共建共享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没有过路客的良好氛围,探索出一条全民参与、全民受益的文明创建之路。
A 顺应群众期盼 聚焦创建惠民
文明创建,落实是关键。
建章立制、治庸问责、优化环境、精细管理,丝毫容不得侥幸。电视问政、督查通报、督查暗访、督办整改,直击干部思想深处的病灶。我市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顶层设计,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广泛的参与、更强大的合力推动文明创建工作。
用制度思维和法治方式,持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因如此,普及《银川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修订《银川市民文明公约》《银川市养犬管理条例》《银川市物业管理条例》,得到了市民的大力支持,让文明意识深入人心。
文明创建,群众说了算,唯有把落脚点放在利民惠民上,才能把“文明指数”化作“幸福指数”。因此,我市列出“十心实事”清单,重点聚焦群众关注度高、反映较为集中的民生问题,充分结合现有优势资源,力争创出一批在全市叫得响、立得住的特色项目。
老旧小区逆生长——持续开展老旧小区改造,问需于民,精准施策。外墙保温、道路硬化、管网更换、监控门禁安装……一项项工程的实施,让老房子焕发新容颜,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随之升级。
打造家门口的幸福养老——持续完善“床边、身边、周边”的服务,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给孩子满格的爱——关爱留守儿童,新增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托位,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更多家长做到工作家庭两不误。
端稳就业饭碗——开展公益性岗位征集、为困难群众开展技能和创业培训、加大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力度,稳就业促增收。
保障民生底线——市民异地就医报销实现电子化;高血压、糖尿病等五种门诊慢特病医疗费用实现跨省区直接结算;办理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兜住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从基础建设、城市管理,到文明素养、市容市貌,全市每个职能部门、单位都参与其中,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一点一滴完成任务,释放文明创建的“活力因子”。每一个“关键词”都让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由衷发出了“在银川,我很好”的感叹。
B 满城志愿红 汇聚温暖情
在银川,有一群辛勤的“园丁”,他们用与志愿服务为这座城市种下文明与善良的种子。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和“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让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志愿服务机制不断完善。
老人本应是社会照顾的对象,然而,他们依然在为文明创建添砖加瓦。兴庆区大新镇燕翔园社区一位老人家里的灯坏了,知道情况后,老师傅志愿服务队队长刘玉田赶紧上门维修,受他鼓舞,这位老人也加入了志愿服务队。如今,老师傅志愿服务队已经有30多名队员,有退休的医生、技工、理发师,他们平均年龄70岁。大家用社区提供的资金购买了器材,又自费添置了一些物品,每月定期开展磨剪子菜刀、理发、修理电器自行车、测血压等服务。
在老人参与的同时,青少年也纷纷加入进来。14岁的陈宇阳作为银川市“暖阳”爱心志愿服务团的发起人和小团长,积极策划、组织开展志愿活动100余场次,主题涉及文明创建、疫情防控、爱心助残、关怀孤寡老人等,累计服务时长近1万小时。为了打造好志愿服务团队,她在妈妈的帮助下,学习写宣传词、编辑信息、制作海报等技能,每当有志愿活动,她既是策划人,也是联络人。
居民渴望安全、和谐、文明的邻里关系,“邻里守望”志愿服务应运而生。针对有些孩子放学后的“真空”问题,以大学生志愿者为主的“四点半课堂”走进社区。村民有致富愿望,志愿者开展“三下乡”活动,把科学文化知识和文明常识送到他们身边。敬老院里,有人定期来陪老人聊天;道路旁,捡拾垃圾的人群慢慢变多;十字街头,大家协助交警宣传文明出行……爱心需求在哪里,志愿服务的大树就会将爱的“枝叶”伸向哪里,“爱要一起”“15分钟志愿服务圈”志愿服务品牌也始终以大爱之心和饱满热情服务社会、服务群众。
如何形成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激发人们向善向上的美好愿望?我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领,在日益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中,着力探索建立完善相关制度,通过项目化运作、品牌化引领、专业化服务,全力推动志愿服务提质增效、常态长效。
如今,志愿服务已成为银川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已有注册志愿者44万余人,志愿服务团队1600余个,奉献爱心339万小时,志愿者在全社会集聚着向上向善的力量,为文明创建注入不竭动力。
C 人人参与创城 文明共建共享
在银川,激荡起全市上下文明创建豪情的,不仅仅是各单位、各部门的频频动员,更在于近年来城乡面貌的巨大改观、居住环境的持续优化及群众素质的不断提升,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红利,不仅有力增强着大家的幸福感,也唤起了更多的责任感,他们纷纷行动起来,展现这座城市的魅力、活力和文明。
63岁的纳金凤每天把小孙子送到幼儿园后,就急忙赶到兴庆区文化街街道丰收社区“悦老红星”睦邻点参加活动。
平时儿女工作忙不能陪在身边,纳金凤就喜欢和周围的邻居们在一起,社区打造好“悦老红星”睦邻点后,有文艺表演、健康体检、志愿服务,还为老年人发放优惠卡,可享受沿街商家提供的副食、理发、洗衣、餐饮、百货等优惠,这里成了纳金凤最爱来的地方。而她也打算加入社区的大妈志愿服务队,帮居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文明城市人人创,文明成果人人享”……行走在大街小巷,一幅幅公益广告,犹如一股股清风扑面而来。而更美的风景,是在人们心中,有人在主次干道疏导交通,有人用、镜头捕捉身边的不文明现象,有人在社区庭院为居民提供帮助,有人把学到的文明礼仪带回家,并监督家人遵守规则,越来越多的银川人对文明有着热切的向往,并以城市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全民共建。
我市还以选树“最美银川人”“最美家庭”“文明家庭”“文明校园”为载体,发动各级各单位和群众广泛参与;在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农村建立道德讲堂,运用情景化、规范化、互动化教育模式,使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并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6个、实践所53个、实践站538个,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全覆盖。
银川举全市之力、聚全民之智,人人参与文明创建,大家徜徉在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邻里和睦的环境里,不断提升着文明城市创建的认同感和共建美好家园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