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激浊扬清 文明乡风芬芳四溢
作者:信息来源:银川日报发布日期:2022-07-08访问次数:字号:[大中小]
在银川,移风易俗工作硕果累累,文明乡风遍地生花。如今,很多新人结婚崇尚“不要彩礼要幸福”,待客只需一碗饸饹面。随着文明城市创建不断深入,百姓身边没了铺张浪费盲目攀比,多了激浊扬清气正风清;没了大操大办封建迷信,多了“业兴、家富、人和”的文明乡风。在广大农村,一个个温暖和谐的故事浸润人心,美丽乡村带着丰满的文明羽翼,向人们张开了新时代小康村的幸福臂膀。
乡风文明深入人心 移风易俗成为常态
“史光明儿子结婚的时候没大操大办,他自己编了几个节目上台表演,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一人一碗饸饹面,吃着面看着节目祝福一对新人,这就算把儿子的婚事给办了。”回忆起金凤区良田镇和顺新村村民史光明给儿子办的这场婚礼,曾任良田镇妇联主席、精神文明专干、文化站站长的张望梅至今依然记忆犹新。
张望梅说,自己曾经在镇上连着组织了五届移风易俗集体婚礼,就是希望让更多村民参与到移风易俗新风尚的宣传中来。史光明也是看了镇上组织的集体婚礼后受到启发,所以简单操办了儿子的婚事。
事实上,第一届移风易俗集体婚礼的操办也曾经让张望梅和镇村干部们犯过难。“当时是2017年,我们倡导降低彩礼、婚事简办,尽管报名条件一再放宽,还送出了新人抽大奖赢三亚蜜月游的福利,就是这么宽的条件,还有报了名又临阵脱逃的。”张望梅说,那时候很多村民觉得参加集体婚礼有点“丢人现眼”,所以参与积极性并不高。但是连续几届集体婚礼办下来,参加的村民很多都成了移风易俗的践行者和宣传员。到第五届移风易俗集体婚礼举办前,找张望梅报名的新人络绎不绝。如今,婚事新办已经成了良田镇的新时尚,当地曾经20万元上下的高价彩礼也变成了低价彩礼、少彩礼甚至零彩礼,“不要彩礼要幸福”成了诸多新人幸福生活的佳话。
今年6月张望梅正式退休,集体婚礼也成了良田镇移风易俗的常态化工作。在全市上下集中精力创建文明城市之时,移风易俗工作的常态化运行成了乡风文明的一大亮点。在农村,移风易俗宣传队走村串巷唱起方言快板剧宣传少彩礼零彩礼,文化大院里农民歌手自编自导节目传唱孝老爱亲,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抵制陈规陋习的志愿服务活动接二连三……这些常态化的活动,让移风易俗新风尚深入人心,也让文明乡风吹遍四野。
婚事新办丧事简办 邻里和谐家庭和睦
在银川,孝老爱亲、厚养礼葬、婚事新办等移风易俗新风尚已经遍地开花。当了7年多西夏区镇北堡镇昊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曹东旭感触颇深。“村里风气和谐了,邻里关系也处得跟亲人一样。”曹东旭说,现在村里谁家一有红白喜事,红白理事会就会跟踪服务上门。
“办婚事彩礼不能超过6万元,宴席不能铺张浪费,白事一切从简,杜绝攀比之风”,这是昊苑村红白理事会和村民们的约定。这两年,红白理事会成员还没上门做动员,村民们就自觉遵守村规民约,落实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前不久村里一位老党员去世,曹东旭进门一看,简简单单一顿农家饭就招待了前来帮忙的亲朋好友。
“婚礼当天在家请个厨师来帮忙,简单做几个小菜、炖锅羊羔肉、下几碗饸饹面,亲戚邻居来了吃个便饭就团座在一块聊天祝福新人,这样的简单婚礼在昊苑村很多。”诚如曹东旭所言,婚礼上一碗饸饹面、一碗羊羔肉就管饱,一人一百元礼金谁也不会有压力。如今,昊苑村里没了大操大办陈规陋习,没了高价彩礼和攀比之风,多了“好婆婆”“好媳妇”和“美丽家庭”,也多了文明乡风、踏实奋进。
让曹东旭欣慰的是,如今村里邻里关系和谐了,村里搞啥志愿活动都是一呼百应,有人出钱、有人出力、有人出谋划策,村民们幸福感、获得感与日俱增。
移风易俗带来的改变还不止这些,曹东旭告诉记者,以前村里环境卫生难搞,刚打扫干净维持不了多久又要打扫。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这些陈规陋习曾一度让村干部们很是头疼。现在,保护环境卫生成了村民们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家家户户都爱干净了。在村民们争相遵守乡风文明的氛围中,生活品质提升了,环境变美了,乡村旅游业更是让大家真真切切尝到了创建文明城市带来的甜头。
宣传推广全面覆盖 移风易俗全民参与
今年以来,按照区市党委、政府要求,各县(市)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移风易俗宣传、移风易俗先进典型选树、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等活动,让移风易俗新风尚遍地开花,也让文明乡风广结硕果。
在兴庆区月牙湖乡,移风易俗典型模范都成了各村的红人。这些移风易俗典型模范操办婚事不摆宴席一切从简,用实际行动带领村民们竖起了移风易俗的大旗。今年,兴庆区依托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开展了各种移风易俗活动,文明乡风洋溢在十里八乡。
在金凤区,移风易俗巡回宣讲通过“专业+乡贤、线上+线下、咨询+分析”方式,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厚养薄葬等新风尚送到了百姓家门口。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还开展剪纸、刺绣等非遗活动百余场次,专业律师以案说法传播移风易俗观念,让好家风好民风在百姓中间传扬。
在西夏区,党员干部签订了移风易俗承诺书,带头宣传落实移风易俗政策,带头支持红白理事会工作,带头劝阻亲属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庭院”“最美家庭”等评选,更是让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在贺兰县,各种移风易俗宣传亮点频现。习岗镇联合银川高级中学打造了200余平方米的移风易俗文化墙,立岗镇兰光村利用闲置房屋打造了“移风易俗大礼堂”方便村民办红白事,并为周边群众提供婚丧嫁娶“一条龙”服务。
在永宁县,党员干部引导群众签订了3万余份移风易俗承诺书,精心设计制作了3万余份移风易俗宣传品,两个民间艺术团陆续在各乡镇、街道开展“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专场文艺演出,覆盖了20个中心村和社区。
在灵武市,丰富多彩的移风易俗知识宣传活动和专题文艺演出在乡村巡回举办,各乡镇、街道组织开展了“拒绝高额彩礼推进移风易俗”宣传浸润专项行动,以积分超市激励制度为抓手,孝老爱亲、邻里和谐的典型层出不穷。
一幕幕激浊扬清、摒除陈规陋习的宣传引导在农家小院展开,一场场歌唱文明乡风、争做移风易俗志愿者的动人旋律在基层一线传扬。
按照计划,到今年年底,银川市移风易俗新风尚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率将大幅提升,红白理事会培训、红白事报备、移风易俗志愿服务、先进典型选树将实现全覆盖,一个内外兼修、自信开放的文明银川正在款款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