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有序高效应对“8·18”强降雨天气
作者:信息来源:银川日报发布日期:2022-08-19访问次数:字号:[大中小]
8月18日,面对强降雨天气,全市各级各部门以最高标准、最快速度、最严举措,开展了一场有力有序、高质高效的强降雨应对战,扎实筑牢防汛安全底线,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8月17日下午到18日上午,我市出现雷阵雨天气,全市普遍累计雨量5毫米~65.3毫米。气象站点中,降雨超过50毫米的有9个,超过30毫米的有34个。最大累计降水和小时雨强均出现在位于金凤区的中国花卉博览园,分别为65.1毫米和56.6毫米。
此次暴雨导致内涝山洪并发。金波街济民路口、学院路育才中学门口等11处道路积水,目前已全部排除。贺兰山东麓闽宁镇红井沟、腰石井沟、北五沟出现山洪过程,腰石井沟拦洪库和北五沟拦洪库拦蓄洪水4万立方米,洪水有序下泻,拦洪库运行正常。全市(西夏区)转移群众13人,暂无人员伤亡和险情、灾情报告。全市13家煤矿、11家非煤矿山和42家危化企业均未出现险情。
面对此次汛情,我市强化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加密滚动会商、科学研判频次。银川市先后发布暴雨蓝色、黄色、红色等气象预警7次,发布城市积水气象风险Ⅲ级预警(黄色),银川市及六个县(市)区先后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银川市适时升级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市防汛应急工作专班相关成员单位迅速到岗到位,在市应急指挥调度中心集中办公、联合值守,跟踪雨情、水情和汛情变化,加强实时信息共享,形成了市县联动、部门协同的防汛工作合力。
记者了解到,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做好全市统筹协调,雨情、汛情、工情、灾情上传下达,应急响应启动等工作,派出2个工作组赴积水点督导工作;市委宣传部通过电视、广播、新媒体平台等及时滚动发布暴雨预报预警、防汛应急响应等信息,落实临灾“叫应”机制;银川市新闻传媒中心派出3组10余名记者分赴市应急指挥调度中心、道路积水点等一线跟踪报道,进行网络移动直播,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其中微信3条、视频号9条、网站客户端各7条;市市政管理局落实“四个一”包抓机制,队伍、物资、装备提前到岗到位,连夜开展积水处置,出动人员500人、排涝设备80台套,确保市民正常出行;市水务局沿山3个防洪所全员到岗,并派出2个巡查组对永宁县中粮大窑沟、西夏区黄旗口等重点区域开展巡查,预置2支抢险队伍30人、机械4台,做好水库大坝应急抢险准备;各县(市)区坚决落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各项部署要求,闻“汛”而动、积极应对。
针对近期降雨偏多的实际情况,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加强雨情、水情、工情、汛情监测预报预警和实时信息共享,延长预见期,提高精准度和覆盖面,为科学决策和指挥调度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对沿山拦洪库、导洪沟、防洪堤以及地质灾害隐患点、山洪灾害危险区、市区重点易积水路段、地下隧道、农村老旧房屋、设施温棚等重点部位持续开展全方位、拉网式排查,发现隐患立查立改,严格执行24小时防汛值班、领导带班和信息报告制度,做好应急物资调用调拨和抢险救援准备,确保遇到险情及时有效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