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羊经 打羊牌 发羊财 银川铺出致富“羊关大道”
作者:信息来源:银川日报发布日期:2022-08-25访问次数:字号:[大中小]
贺兰县习岗镇五星村养殖基地。
宁夏中牧亿林畜产股份有限公司进口种羊繁育场。
养羊,是银川农村百姓最熟悉的活计之一,依托丰富的林草、饲料、淡水等资源,近年来养殖户们念羊经发羊财,唱响了一曲喜气洋溢的致富牧歌。2022年上半年,全市羊存栏105.7万只、出栏54.8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3.4%与10.9%,喜人的数据折射出当前银川羊产业强劲的发展势头。
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将滩羊列为“六新六特六优”产业中的“六特”产业之一,银川市立足本地特色和优势,因势利导谋划产业布局,形成集研发、种养、加工、营销、文化、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加快形成“跨县成带”“集群成链”的羊产业发展格局。
保种繁育做强产业“念羊经”
银川的滩羊养殖,主要集中在灵武市东南部半山区。截至目前,灵武市滩羊存栏54.03万只,累计出栏38.13万只,羊肉产量7626吨,实现产值4.6亿元,已逐渐成为我市滩羊产业的转移承接地、产业链延伸区和产业集群配套基地。
银川市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科科长罗燕介绍,我市以灵武养殖基地为平台,以沿山百公里草畜产业带为中轴,以山川结合带为两翼,建设了滩羊核心区、改良区、引黄灌溉自繁自育区,在灵武市白土岗乡、马家滩镇建设滩羊养殖核心区,规划万只规模化肉羊养殖场63家,目前已入驻养殖企业20家。
“支撑产业规模化发展,离不开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罗燕介绍,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滩羊品种选育,逐步提高滩羊繁殖率、毛皮质量及产肉量等综合生产性能,建立健全良种生产体系,实现两年三产,全面提升了滩羊养殖的核心竞争力。
宁夏中牧亿林畜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全区滩羊产业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示范企业之一。8月24日,记者在该公司养殖基地看到,一排排高标准羊舍整齐排列,黑头杜泊、白头杜泊、萨福克等种羊在羊舍内悠闲觅食,目之所及是成群的羊儿,“咩——咩——”的叫声此起彼伏。据了解,目前企业建设了进口种羊繁育场和滩寒杂繁育改良生产场两个种羊场区,其中进口种羊繁育场存栏优质杜泊、萨福克等进口种羊5000余只,具备年输出2000只优质良种、年生产5000枚优质胚胎的能力。
企业繁育主管王进挺介绍,宁夏中牧亿林畜产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通过提供优良肉羊品种,辐射带动地方肉羊养殖产业规模化发展,提高地区良种覆盖率和良种化水平,为银川滩羊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下,肉羊选育关键技术得到大范围推广,主推舍饲高效养殖、TMR全混合日粮、精细化管理、粪污无害化处理等4项综合配套技术,为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王进挺表示,未来公司将以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为依托,持续开展选育和种群扩繁,积极实施肉羊遗传改良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通过建立“科研院所+企业+养殖场”的产学研结合的机制,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实现规模化区域化发展“打羊牌”
8月24日,在贺兰县习岗镇红旗养殖园区,养殖户杨金红一整天都待在羊圈里,为300多只肉杂羊和小尾寒羊投料、添水、清理。在他的精心呵护下,小羊们一个个长得膘肥体壮,格外惹人喜爱。
红旗养殖园区建设于2013年,位于贺金公路东侧,主要用于安置习岗镇习岗村、新胜村、红旗村、桃林村的拆迁养殖户。园区现有养殖户420余户,羊存栏1万余只。之所以选择在此地落户,杨金红主要看中这里的产业集聚优势,“平常大家聚在一起,不仅可以在技术推广、疫病防治、市场信息等方面互通有无,还可以互相交流经验,提升养殖技术。”
目前习岗镇共有黎明、红旗两个养殖园区,规划建设370余栋小户区,户均占地1.5亩,可养牛60头或羊80只~100只;大户区总占地380亩,主要安置贺兰县内拆迁的大中型养殖户及引进县外奶牛养殖大户。近两年,随着标准化养殖的全面推广,农企利益联结的逐步深入,安全监管的不断加强,习岗镇的规模化养殖水平不断提升,一条连接城乡、不断延伸的肉羊全产业链条已见雏形。
产业发展也进一步带动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持续壮大。在习岗镇五星村的一处建设用地上,由五星村投资37万元新建的养殖基地已经投入使用,主要养殖湖羊和澳洲白绵羊,同时也围绕禁牧封育工作,持续收购村民散养放养的羊只,打造最高可培育1000只以上的育肥羊场。五星村党支部书记孙进龙介绍,该项目主要为盘活闲置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去年养羊共盈利12万元,这些资金今年被再次投入到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持续壮大产业发展。”
当前,银川市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思路,依托本土资源优势,建基地、抓龙头、创品牌,初步形成了“生产有基地、加工有企业、营销有组织”的发展格局。罗燕介绍,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正进一步强化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建设,依托各大养殖基地组建成立产业协会,为养殖户提供统一采购羊源、统一饲草配送、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物流运输、统一产业宣传、统一产品销售等服务。她表示,产业协会与养殖户建立了密切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互利互惠、合作共赢,也进一步规范了动物疫病防治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兽医综合服务水平。
打造品牌力促农民“发羊财”
在很多银川人的心中,“金山羊”是优质羊肉的代名词。在贺兰县洪广镇金山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山羊,村民靠养山羊发“羊财”,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4年的3200元增长到了2021年的18600元。
金山村党支部书记樊新祥介绍,金山村村民多为2003年从贺兰山苏峪口搬迁下山的居民,共有231户560人,家家户户都有着丰富的养殖经验,因此搬迁后仍以养殖为主业。目前全村养殖山羊1.1万只。“我们的山羊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优质牧草,无膻味、低油脂、肉质鲜美,每到逢年过节都供不应求。”
樊新祥告诉记者,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形式,金山村吸引了一批党员和群众,组成了一支有经验、懂经营、会管理的养殖人才队伍,推动形成“一村一品”经济发展格局,不断做强“金山羊”的品牌。而凭借着品牌效应,近几年金山村村民们养的山羯羊、山母羊销售越来越红火,家家户户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
罗燕介绍,今年银川市持续推进牛羊肉品牌建设,将银川牛羊肉的好口碑转化为银川牛羊肉产品的好品牌。一方面鼓励企业积极创建网店、直销店进行线上线下销售,配套冷链配送中心,进一步提高产业附加值,同时积极争取自治区支持,构建以区域公用品牌为核心的产业品牌体系。另一方面支持以区块链技术应用为核心,链接金融、保险、电商、物流等平台,做到滩羊品牌全产业链全程可追溯,加强牛羊肉品牌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品牌营销推介,积极利用农业展会、产销对接等平台,加强与电商、商超等主体合作,线上线下融合,不断提升牛羊肉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记者手记】
种养结合推动可持续发展
近两年,随着我市滩羊养殖基地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饲草料出现紧缺,价格也持续上涨,养殖成本不断增加,致使养殖效益下降。采访中,养殖户们几乎都提到由于饲草料成本的大幅度增加,影响了养殖信心。
针对这一问题,我市农业农村部门应当树立全局思维,在扩张养殖规模的同时,更需强化种养结合的发展思路。一方面要进一步调优种植结构,积极引导养殖场(户)通过土地流转、订单生产等方式,扩大青贮玉米、一年生禾草、苜蓿等优质饲草种植,加强非常规饲料开发和秸秆加工利用;另一方面要加快饲草料生产、加工、配送中心的建设,完善多元化饲草供给保障体系,同时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径,支持规模养殖场配套完善粪污处理设施设备,推广堆肥发酵、有机肥生产和还田利用等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实现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