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繁星映兴庆 老街点亮夜经济
作者:信息来源:银川日报发布日期:2022-08-26访问次数:字号:[大中小]
敬德夜市街角音乐舞台的音乐表演。
敬德夜市一角。
敬德夜市上琳琅满目的商品。
现场制作糖画。
汉服体验、歌手驻唱、打卡直播、VR游戏体验,这里让年轻人肆意徜徉……
仙鹤楼水饺、巴鸟麻编、刘三朵八宝茶,这里被称为“一眼望宁夏、一口品宁夏”……
榴莲间、丁铁民烤蛋、牛肉饼,小餐饮、小摊贩,这里让一个个美好生活的梦想逐步实现……
去年接待近90万人次,全年销售额9000万元左右,这里蕴藏着兴庆区夜经济由以往单一业态的消费模式逐渐进阶成产业多元、场景融合式、延伸到实体零售各个环节的新萌芽,也为城市经济发展孕育着新的赛道。
A 古城烟火气承载夜生活里的凡人梦
“羊肉串20个、辣爆虾尾一份、花生毛豆一盘……”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眼睛烧烤三代传人现场烤肉……”
“人间烟火气,兴庆敬德街”,走在被誉为宁夏烧烤夜市第一站的兴庆区敬德街,夜风带着烧烤的香味扑面而来,此起彼伏的喧闹声在耳畔响起,这里丰富着银川人的夜生活,也承载着银川一个个平凡人的创业梦。
“我之前一直在外地创业,回到银川后,发现敬德街生意红火,就想试一下。”经营烧烤店的杨先生告诉记者,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敬德街已经成为网红街区,不少外地游客来到银川后,吃烧烤首选敬德街,这里名气越来越大,挣钱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市民马小强听说敬德夜市文旅特色商业街区升级改造后增加了百余个摊位,便来到这里卖起了饮品,每天晚上,他的摊位前都会排起长队。“在敬德街吃过饭,感觉人气特别旺,就想借着改造的契机创业。现在生意挺好的,每晚能销售几百元。”马小强说。
“吃得出梦想,拉得动消费。”敬德夜市将吃住行游购娱融入特色街区,周边仅美食店面就有200家,其中国内知名品牌占据60%以上,住宿分别有五星级、四星级、商务酒店等20余家。据统计,2021年这里接待近90万人次,全年销售额9000万元左右。
今年,兴庆区又投资300万元对敬德街进行二次改造升级,将原有的200米步行街道延长至400米,两侧树木增加景观亮化,安装特色灯饰座椅,沿街商户外摆区新增西北风露营帐篷,40余家移动售卖装置同期面向市民营业,展示各地特色小吃、文创非遗和特色旅游商品等。
“这里改造之后很热闹,而且十分干净。”前来休闲逛街的市民王嘉梓告诉记者。据了解,为了带动夜间消费,9月20日前,兴庆区将发放总额10万元的餐饮消费券,每张面额20元,领到餐饮消费券的市民,可到指定合作商户进行消费核减。这也是兴庆区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的举措之一。
B 突出兴庆特色 走向多元融合
银川怀远夜市、宁夏观光夜市、建发大阅城中街不夜城、宝湖夜间文旅观光夜市……
说起银川的夜市,各有特色、各具风情,如何在越来越多的夜市中脱颖而出,敬德街从商户到政府各部门想出了“千方百计”。
漫步敬德街“文化长廊”,不仅能看到银川市情图文简介,还有兴庆区特色景点、传统文化介绍,为外地游客了解银川、了解兴庆区提供了窗口。最近在这里开展的“非遗”文化展示,更是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的目光。
从抖音上看到敬德街有非遗展示,市民郑磊专门带着孩子过来体验。“糖人制作、贺兰砚等非遗展示平时不常见到,现在有集中展示,就想带孩子过来长长见识。”郑磊一边给孩子买制作好的糖人一边说道。敬德街非遗展示现场,还有剪纸、面塑、皮影、葫芦画、堆绣、刺绣、雕刻、糖画、木艺、水饺、蒿子面、老醋、羊羔酒等,都是极具宁夏特色的非遗项目,活动还将通过抖音APP开展“非遗云市集”,邀请25位非遗传承人走入直播间,介绍非遗作品,展示非遗技艺,讲述非遗故事,与粉丝互动,推荐非遗好物。
“提档升级后的敬德夜市文旅特色商业街区8月20日正式开街,我们联合有关部门举办为期一个月的‘爱尚兴庆、醉美敬德’活动,展示各地特色小吃、文创非遗和特色旅游商品等。同时设置街角音乐舞台,由不同的非遗传承人、本土歌手进行现场演绎宣传,让敬德夜市文旅特色商业街区更有市井文化、烟火气息。特别是‘守艺人’非遗展示、‘汉服体验’等活动,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参与其中。”兴庆区前进街街道办事处公用事业服务中心主任范洋洋告诉记者。
“一大桌7个菜、一碗雪域酸奶,这个4人餐居然只要88元”“他家不仅铁锅炖羊肉好吃,饸饹面也让人直流口水”。热闹的不止敬德街夜市现场,抖音、小红书等网络平台不仅有网红打卡体验,商家也推出了一系列优惠套餐吸引消费者。网友“Atree树一”在小红书APP上发帖写到:“真的太热闹了,又发现了新晋打卡宝地,剪纸、刺绣、雕刻、蒿子面……有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共融的感觉,吃喝玩乐一条龙,出发!出发!出发!”
通过线上线下互动,二次传播发力,越来越多的市民到敬德街打卡。据统计,短短几天,敬德街已吸引5万余人次前来打卡,营业额超406万元,兴庆区夜经济正在从简单的“吃喝买”,向包括饮食、观光旅游、购物、娱乐、体育健身、阅读学习、艺术欣赏等多元形态转型。
C 从1.0到3.0 政府引导加快夜经济迭代
夜经济繁荣的背后,考验的是政府的系统治理能力。“我们需要协调公安、交通、消防、城管等部门完善夜间交通、安全、环境等配套措施,以良好的保障服务提高居民夜间消费的便利度、活跃度和安全性。”范洋洋介绍,为规范街区管理,该街道成立了敬德街烧烤协会,制定片区管理暂行办法,通过强化制度建设,促进协会规范发展,同时整合周边的商超综合体、非公企业,探索建立“敬德红色商圈联盟”,以行业自治,提高服务保障,确保居民夜间消费的便利度、活跃度和安全性。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街区管理,丰富街区业态,提升街区品质,力争将敬德街打造成自治区特色商业示范区,国家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兴庆区副区长腾巧丽向记者介绍道。
敬德街是兴庆区打造夜经济的一个缩影,今年兴庆区将夜经济发展作为城市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整体发展规划,着力抓好城市夜经济布局,计划支持敬德街餐饮街、世和天玺酒吧街、吾悦丝路印巷、兴庆万达金街等经营主体在遵守市容管理规定和规范经营的基础上发展“夜间经济”,开展“十大名店”“十大名小吃”等评选活动,推动兴庆区夜经济的发展。
“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如今的兴庆区夜经济加速从购物、美食、酒吧构成的1.0模式,快速向融合夜游、文创、娱乐、健身、演艺等新兴消费业态的2.0模式转变。在近两年全新消费业态与模式的推动下,未来兴庆夜经济则加速进入文商体旅深度融合、线上与线下一体化、科技与时尚交互共生的全新3.0时代。夜经济也将从夜市到商圈,再到夜间经济聚集区转变,不断走向专业化、品质化、产业化。”腾巧丽坦言,不断升级的夜经济也折射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