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实现“双丰收”
作者:信息来源:银川日报发布日期:2022-09-08访问次数:字号:[大中小]
首届“西部数谷”算力产业大会2022银川智慧城市峰会即将在银川举行。峰会将紧紧围绕“东数西算”主题,以产业合作和项目落地为重点,结合银川发展实际,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发展。
近年来,银川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自治区建设“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的统一部署,抢抓机遇、开拓创新,以打造“互联网+医疗健康”总部经济为发展方向,持续提升全国营商环境示范引领标杆城市建设成果,出台一揽子支持政策,大力引入主流“互联网+医疗健康”企业,高位推动中关村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园等产业基地建设,着力构建“产、学、研、用、创”五位一体的“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生态体系。银川“互联网+医疗健康”工作在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中被通报表扬。
打造产业发展高地
银川市坚持产业平台化、平台基地化思路,按照“引高端、搭平台、建氛围、作示范”的运营模式,积极打造“互联网+医疗健康”总部经济,创新形成“两外一内(医生在外、患者在外、税收在内)”的发展格局。依托银川中关村双创园,建设银川市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突出打造互联网数字经济产业基地;依托苏银产业园,发挥东西部协作优势,突出发展医疗健康产业基地;高标准打造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建设融合医疗研发、生物制药、健康管理服务、旅游体验为一体的大健康产业基地。发挥政策优势,突出差异化发展,先后已引入好大夫、微医、百度健康、京东等互联网医院及大健康企业141家(其中入驻中关村的“互联网+医疗健康”企业78家),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互联网医院已达125家。目前,银川互联网医疗企业累计营业额达4亿元,纳税8000余万元,提供就业岗位700余个。
在此基础上,银川市引导产业发展方向,创新医疗服务模式,通过不同的病种与学科,分类分型发展互联网医院,形成“引来一个企业、设计一个模式、打造一个集群”的聚集效应。目前,银川“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整体发展方向共分5大项、14小类,其中包括平台服务、数字服务、技术研发、终端设备及产业保障。发挥企业带头引领作用,突出好大夫互联网医院的旗帜作用,引入京东、百度健康、平安、微医等大型企业,形成平台型的互联网医院产业模式;依托安翰、翼展、纳龙等硬件设备企业,形成辅助诊断互联网医院产业模式;落地南风医生、金色亿家等企业,建成线下健康管理团队,做大做强慢病管理服务产业。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全力支持大专家平台落地。实现“服务于民、服务于医”的目的,已与大专家平台签约,成为医生云大会第二永久举办地。积极推进国家中央远程医疗平台落地,建设中央企业远程医疗服务中心(宁夏),为中央企业境外员工和境外人员提供医疗保障服务。
健康生态基本形成
对于普通市民和患者来说,“互联网+医疗健康”带来的则是就医模式的变化和就医体验的提升。银川市聚焦群众健康需求,聚焦群众看病就医难题,依托“银川健康广场”平台统筹市属医院号源、床位、诊疗信息,实现供需两侧精准有效对接。建设了“药品流通服务云平台”“宁夏处方审核流转中心”“精准药学服务中心”等药事服务项目,实现药品从供应端到医院端,再到患者端的全流程智能化、精细化服务管理。建立了“全国专家远程门诊”“银川专家远程门诊”和“银川在线互联网门诊”,实现疑难病不出省、大病不出县(区)、常见病留基层。引进第三方平台建设宁夏电生理诊断中心和银川市影像、超声、胎心监测、病理等远程诊断中心,逐步实现诊疗时间、诊疗地域、诊疗内容全覆盖。利用可穿戴设备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逐步实现高血压、糖尿病和慢阻肺的社区“网格化”管理。目前,银川市“互联网+医疗健康”生态已基本形成。群众从“药、医、险、养”等多个方面享受到了“互联网+医疗健康”带来的便利和福利。
未来,银川市将认真落实自治区建设“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的部署要求,大力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创新、规范、可持续发展,着力构建“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新生态,更好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