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绿色建筑打造低碳城市
作者:信息来源:银川日报发布日期:2022-09-09访问次数:字号:[大中小]
绿色建筑示意图。
绿色健康科技住宅观摩会现场。
作为碳排放大户,发展绿色建筑,减少建筑能耗,促进建筑行业低碳转型,使其既满足人们需求又维护自然环境,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目标。银川市绿色建筑发展起步于2012年,历经多年发展,绿色建筑从无到有,取得了长足进步。
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近年来,银川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多措并举宣传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绿色建筑相关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及相关扶持政策,提升建设行业参建各方主体对绿色建筑的认知度和参与度,鼓励企业自主申报绿色建筑评价和运行标识,加快推进银川市绿色建筑发展。
提高城市新建绿色建筑比例 打造低碳生态城市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环保观念深入人心,绿色建筑理念逐渐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大家认识到,绿色建筑也能构造出一种生态系统,建筑内外的因素有序循环转换,可最大限度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资源与能源消耗。
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为居民提供健康的生活空间、达到建筑与人及环境永续发展等成为绿色建筑的核心要素。自2018年9月1日起,银川市根据相关要求在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新建民用建筑全部按照基本绿色建筑要求建设,在既有建筑绿色节能改造方面也全部按照基本要求进行改造。
近年来,我市制定相关政策引导绿色建筑行业发展,主管部门提高了对使用绿色建筑标准企业的奖励力度,加大了绿色建筑的宣传力度。同时,各项建筑节能技术日臻完善,与低碳生态城市绿色建设模块相适应。根据相关要求,我市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大型公共建筑,采用绿色建筑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建设,政府投资的新建建筑应当优先采用装配式建筑方式建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要与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相结合。
据了解,我区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90%以上分布在银川市,截至目前共有26个项目获得国家或自治区授予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建筑面积达354.93万平方米。今年银川市住建局通过开展勘察设计专项检查和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工作,对银川市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项目进行了规范。今后市住建部门将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和保障绿色建筑发展,不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不得通过竣工验收。在加强科学合理利用建筑资源的同时,对城市化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尽可能使用低碳环保建筑材料,实现绿色施工,打造低碳生态城市,倒逼绿色能源循环体系发展。
加大绿色建材应用推广力度 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市相关行业部门在设计初期,引导公众将环保思维融入设计理念中,实现绿色施工目标。与此同时,企业也积极行动,将太阳能、循环用水等低碳环保技术导入工程设计中,一方面促进环保理念落实,另一方面也在具体施工中,有效避免了建筑垃圾、声、光污染、废水等环保问题。
“自治区住建厅为推进绿色建材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政策,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评价导则都很完善。我们也在积极引导企业使用绿色建材,扩大绿色建材使用比例。”银川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我市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情况良好。全市新型墙体材料种类齐全,主要产品有砖、砌块、板三大类15个品种,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正逐步提高。基本形成页岩煤矸石烧结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占主导地位,其它新型墙体材料为辅助的应用局面,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比例逐年提高。
今年,市住建部门在宁夏中房玺悦湾项目成功举办了绿色健康科技住宅观摩会,房地产开发公司、设计、施工、物业等企业300余人参加了观摩会,进一步加大了对绿色建筑的宣传力度。“如今,政府在政策上大力向绿色建筑倾斜,各地相继制定出台一系列激励、监督政策。社会上很多非政府组织、企业等也积极倡导和传播绿色建筑理念。”宁夏中房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特别是在低碳试点地区,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的绿色低碳意识明显提升,为实践绿色低碳发展夯实了良好基础。
未来,银川市住建部门将持续开展绿色建筑宣传工作,继续通过银川市民大讲堂、公众号等线上线下渠道进一步宣传绿色建筑理念、技术、产品等。我市也将不断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提高建筑节能水平和新能源利用水平,实现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低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