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风物银川 > 风物银川

冲刺在保供的“最后100米”

作者:信息来源:银川日报发布日期:2022-10-21访问次数:字号:[]

满载生活物资,配送员准备出发配送。


眼下,我市正全力抗击疫情,做好米面油、水果、蔬菜等市民生活必需品的保供工作十分重要,这其中少不了配送员的努力与付出。连日来,不少商超线上订单数量激增,作为抗疫保供的主力军之一,配送员们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马不停蹄地冲刺在保供的“最后100米”。


奔忙到夜里十一二点才下班

每天早上7点多,新百超市良田店多点配送员龚金龙就已起床。连日来,网上订单量激增,他的工作量也比平时增加了一倍,下班时间从下午六七点推迟到了晚上十一二点。与工作量同步递增的,是身上的责任感。龚金龙说:“封控小区里的居民不能出门采购,主要靠电商送货上门,我们肩上的任务很艰巨。”


10月20日上午8点,在新百超市良田店院内,龚金龙从超市理货员手中接过一袋又一袋物资后准备装车。随后,龚金龙和其他22名配送员开始分配订单,大家的目标只有一个:尽力提高送货单量,能多送一家就多送一家。最近几天,他们站里每天的配送订单量都在1500单左右。


上午8点15分,装车完成后,龚金龙轻拧油门,满载居民生活物资的电动车便朝着订单标注的小区驶去。“跑男”的第一单,由此启程。6分钟后,物资顺利抵达第一个指定地点——宝湖天下,这也是离站点最近的小区。卸下物资,启动电动车,龚金龙又陆续奔赴第二个、第三个地点……全程40分钟,第一批物资派送完毕。


调转车头,返回站点,龚金龙继续下一批订单物资的派送……


希望顾客能多一些理解

由于订单量的增加,超市里各种岗位都在全力运转,但大家还是忙得团团转。因为疫情,龚金龙所在的站点配送范围临时调整,正源街到民族街周围片区配送也归他们,配送半径5公里,距离看似不算远,但后台配送单量源源不断。“以前,我一天跑六七十单,这两天最多的时候一天跑150单,大家买的东西大部分是米、面、油、蔬菜等,这些都是生活必需品,早一刻送到就能早一点解决顾客的需求。”龚金龙说道。


跑步前进,已经成为这几天龚金龙的配送习惯。但随着订单量和体量的增加,龚金龙的体力面临着很大的考验,“最重的一次是给一位客户送米面油和纯净水,约40公斤重,箱子基本占满了。”尽管如此,龚金龙也没有时间休息,中午回来晚了还可能吃不上饭,但为了顾客的订单,只能一单接一单地派送。


龚金龙说,因为近期订单暴增,可能存在延时的情况,他们已经在全力配送,希望顾客能多一些理解。


入行近一年来,龚金龙对附近的小区十分熟悉,包括每个小区的楼号他都烂熟于心,能节省不少时间,他也是整个站里跑单量最多的。按照疫情防控规定,所有订单无法进入小区,但龚金龙会提前规划好路线,看怎么走比较方便、省时,最后选择距离客户最近的小区门口,把物资放到小区志愿者或者物业人员指定的地方。


“配送的时候感觉不到累。”龚金龙说,作为一名配送员,他认为自己能做的就是配合每天做好核酸检测,做好防护措施,尽快送达物资。


“形势好转后,我想调休,睡个好觉。”龚金龙期待着,希望银川能早日恢复往日繁华。


有效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

本轮疫情发生后,在银川美团北门配送站,几十名骑手第一时间站了出来,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他们主要为顾客配送生活物资和药品。据该站负责人李钱威介绍,平常送一单平均在30分钟以内,现在要多花不少时间,“因为订单量多,商家配货忙不过来,此外,特殊时期常常要绕路,配送的时间自然就长了。但是我们每一单都全力抓紧时间完成,因为这关系着顾客能不能及时拿到物资、用上药。”


作为驻守在站里的负责人,李钱威也不轻松。路上通行不畅、商家订单多、缺骑手等等都需要他协调,每天他还要提醒大家及时做核酸检测,并嘱咐大家注意消毒,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李钱威表示,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平台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通过网上下单、无接触配送等安全措施,有效保障果蔬生鲜、医药用品等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尽己所能t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为了保障物资供应,目前,我市相关部门及配送行业正多渠道加大对基本生活必需品的采购调运,以更高效的方式解决运输保供问题,进一步筑牢抗疫保供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