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扎实推进文明单位创建走深走实
作者:信息来源:银川日报发布日期:2022-10-27访问次数:字号:[大中小]
文明单位创建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社会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文明单位创建要着力提高员工素质,涵养职业操守,培育职业精神,完善规章制度,树立行业新风;重点推动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窗口行业的文明创建工作,开展具有行业特色、职业特点、工作特性的创建活动,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形象,确保提供文明优质服务。近年来,全市各级文明单位在促进道德建设、规范行业行为、履行社会责任、塑造良好形象上下功夫,极大地提升了干部职工素质、改善了公共服务质量、丰富了群众生活品质,在全社会营造了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兴庆区前进街街道曾获得银川市级文明单位等称号,荣誉的获得,还得从“微”字开始说起。
以前基层资源整合以及基础保障都得不到充分保证,之后,前进街街道开始探索“微网格”化治理,将党员干部下沉到网格,还引进了辖区81名志愿者、优秀党员作为“微网格协管员”参与社区治理,形成“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网格员—楼栋长—单元管家”的治理模式。
该街道还成立“庭院微党校”,通过“指尖微课堂”开展理论宣讲、民意收集,将党员教育培训与居民协商议事相结合,解决小区居民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
“不会线上办理养老认证,工作人员帮忙解决,老年人行动不便,志愿者上门服务,特别细微周到。”辖区居民陈阿姨告诉记者,现在在小区里经常能见到“红马甲”,有事找他们就行了。
此外,前进街街道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银华社区建设街道文化站,与西塔社区共用职工书屋、职工活动室,为职工提供健身休闲、读书休息、舒缓身心的场所。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目前,共有市级以上文明单位429个,逐步呈现出“文明风来满园春”的喜人局面。下一步,我市将不断突出创建特色、创新创建形式、加大创建力度、建立长效机制,做到目标明确、工作规范、载体多样、内容丰富,让文明程度不断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