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风物银川 > 风物银川

兴庆区:幸福养老在家门口落地

作者:信息来源:银川日报发布日期:2022-11-02访问次数:字号:[]

为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兴庆区丰富养老服务内容与形式,满足不同人群养老的现实需求,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推动老有所养向老有颐养转型。


细微改造养老无忧

“免费安装了防滑设施,U型马桶扶手,别看都是些小玩意,对我们老人的帮助可大了,安装这些助老设施,真是装到了我们的心坎里。”家住中山南街街道清和社区紫金新都小区的张爷爷对家中的新变化连连称赞。


张爷爷今年70岁,由于腿脚不灵便,洗浴、如厕时存在安全隐患。前不久,兴庆区民政局和适老化改造项目第三方评估人员主动上门,对老人家中设施进行改造,在卫生间地面铺设了防滑地垫,淋浴旁边安装了一字扶手,还在坐便器旁安装了助力扶手,方便老人的日常生活。


“现在去卫生间再也不怕摔倒了,防褥疮的床垫躺着也舒服得很。”老人激动地告诉记者,当得知适老化改造项目进社区的消息后,他和老伴第一时间提出了申请,把家里的基本情况上报给社区,没几天就有工作人员上门制定了改造方案。改造过程也很快,半天就全部装好了,都是生活中切实需要的。


“为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还配置了烟雾感应器、防走失定位手环等智能化设备。”宁夏元善养老服务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刘建秀告诉记者,每户家庭的改造都由工作人员进行了细致的评估,“越是细微之处,越要用心,希望通过这样的改造,能让老年人的生活多一点自在和幸福。”刘建秀说。


通过为老年人家庭提供一站式改造服务,增强了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和便利性,今年截至目前,兴庆区对122户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项目服务。


创新模式服务更优

胜利街街道南华社区的“爱心食堂”是不少居民吃饭的好去处,大家在这里或用餐,或闲聊,或看报,其乐融融。“服务周到、价格便宜、饭菜味道特别好,很适合老年人。”85岁老人夏仁昌点赞。


“爱心食堂”开设在绿秀苑小区东门,一日三餐从老年人的饮食结构、膳食营养、菜品搭配、口味多样化等角度精心制作,让老年人感受到舌尖上的幸福感。


“我们每天早上去采购当日的新鲜蔬菜,保证大家吃到的都是安全、放心的饭菜。”爱心食堂负责人吴双银说道。


“65岁以上老人在这里就餐能够享受优惠,荤素搭配价格在7元~11元。”南华社区党总支书记高彩霞告诉记者,食堂每天更新菜单,老年人可提前通过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订餐。对一些失能半失能人群,食堂还提供免费送餐到家服务,让大家享受足不出户的便利。


而在玉皇阁北街街道八一社区的一户老人家里,安装了摄像头、床头紧急按键、睡眠和体征监测带,随时监测他的健康情况,各项体征一旦发生异常,监测系统就会自动报警,社区市民驿站里有一块电子屏,上面清楚显示着老人的健康信息指数。


为构建“一站式”复合服务体系,兴庆区以设立家庭养老床位的方式,将护理床、智能护理配件等送到居家安养服务对象的家中,实现服务场景、服务对象、服务主体、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机构养老要素无缝嵌入老年人家中。通过安装养老服务呼叫装置,链接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老年人上门提供生活照料、紧急救助、健康管理、家政服务等35项“点单式”家伴护理服务。


提升品质托起幸福晚年

走进解放西街日间照料中心,里面传出阵阵欢声笑语,老人们在一起活动、聊天,好不热闹。近年来,兴庆区利用小区及小区周边闲置房源,在社区建立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和日间照料中心,以“休闲娱乐、保健讲座、理疗康复、医疗咨询、精神慰藉”服务为载体,打造老年人的温馨港湾。目前共建日间照料中心22个,居家养老服务站105个,农村幸福院31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


10月以来,丽景街街道银虹社区每周开展一次“敲门行动”,对经济困难的高龄、孤寡、独居等老年人进行巡访探访,有针对性地提供帮扶和关爱。


如何让老年人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与满足感,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是必不可少。据了解,兴庆区在丽景街街道景墨社区、玺悦社区,胜利街街道康馨社区、天盛社区及银古路街道宝南社区创办“塞上乐龄”老年大学,根据周边居民喜好,开设适合老年人兴趣的合唱、舞蹈、模特、书法等10门课程共计20个班级,聘请专业老师授课,招收学员百余人,在这里,老年人不仅可以学习新知识、强身健体,还可以结交好朋友,愉悦心情。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全社会重点关切的民生大事。”兴庆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将以完善“15分钟养老服务圈”为方向,让老年人乐享老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