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姑娘和她的治愈系“鸟房”
作者:信息来源:银川日报发布日期:2022-11-04访问次数:字号:[大中小]
友爱。
绿白配。
优雅。
梳理羽毛。
嬉戏。
排排坐。
银川姑娘和一,有一个鸟房,房子里都是她养的牡丹鹦鹉。40多只牡丹鹦鹉里,大概有一半都是她亲手照顾、繁育出来的。
和一说,她是真心爱鸟。三四年前养了两只牡丹鹦鹉,没想到大鸟孵小鸟,一下子,整个鸟房成了鹦鹉的世界,一眼望去,五彩缤纷。每周她都会定期打扫鸟房、喂食,抚摸它们的羽毛,简单的陪伴,特别治愈。
NO.1 萌萌的外形,亲人的性格
一提到鹦鹉,大家都知道它的技能是效仿人说话发音。而和一喜欢养鹦鹉,则是因为它们萌萌的外型,以及亲人的性格。
和一一直喜欢小动物。三四年前,她第一次接触鹦鹉,一见牡丹鹦鹉可爱的面庞,漂亮的羽毛,和一当时就有点“上头”,立马购买了两只养了起来,“说起来有点有趣,一只蓝色,一只绿色,我就叫它们小蓝和小绿。”和一强调,因为牡丹鹦鹉是一种非常喜欢群居及深情亲切的鹦鹉,它们会与伴侣形影不离,厮守终生。所以,养育的话,必须是一对。
和一说,这两只都是“半毛鹦鹉”,就是鹦鹉出壳后的15~20天的时候,还没有完全把身上的绒毛变成羽毛,她就购买回来,开始“手养”。和一解释说,“手养鹦鹉”就是人工抚养长大,好处是,长大后的鹦鹉,和人比较亲近。
那时候,一天四顿,和一都会按时喂养,时间长了,彼此都有了感情,一喂水,它们就迫不及待地飞到她的身上,超级可爱,“就像宠物猫喜欢喝主人杯子里的水一样,牡丹鹦鹉喜欢把杯子里的水弄到羽毛上,这样做就说明它们比较放松。”提起以前的趣事,和一有些兴奋。
NO.2 繁育艺术,就像拆盲盒
慢慢地,和一又先后购买了几对不同颜色的牡丹鹦鹉,也对它们的习性、性格更加了解。于是,她开始尝试自己去繁育牡丹鹦鹉,“繁殖小鸟,是一门基因艺术,因为不同品种,可能会孵化出花色不一样的小鸟,有点像开鸟蛋盲盒。”
和一说,她开始尝试繁育小鸟,购买的第一对是一只雄的蓝银牡丹鹦鹉,配了一只雌的蓝熏衣草牡丹鹦鹉,“那只蓝银,带一点伊莎基因,以及一点薰衣草品种的基因。”
为了让这两只鸟顺利繁殖,和一还买来繁殖箱。“里面会仿造鸟窝的构造,有木屑、干草,鸟也会自己收拾屋子”。和一说,一般雄鸟和雌鸟有“踩背”的动作,或者雄鸟开始喂雌鸟食物了,就是两只鸟儿开始繁育下一代的开始,“当时雌鸟生下第一窝蛋我特别激动,天天回来就想去看看。”和一说,不过有行家告诉她,如果经常看的话,大鸟会弃窝。“后来四只鸟蛋成活了两只,一只蓝薰衣草牡丹鹦鹉和一只紫薰衣草牡丹鹦鹉。”和一说,第一次见证鸟类的诞生,让她特别激动,“这可能是我第一次对自然界如此惊叹。”
NO.3 用孵蛋器帮助繁育
如今,和一的阁楼养着40多只牡丹鹦鹉,有一半都是她亲手繁育出来的。和一说,每个经她繁育的鸟,她都特别宠爱,其中有一只“边化蓝熏”最聪明,“它特别亲近我,教它开鸟笼的门一两次,它就记住了。”
和一说,她繁育牡丹鹦鹉,一般会让大鸟自己孵化鸟蛋,因为大鸟会合成一种酶,里面有自然的力量,但如果遇见特殊情况,她偶尔也会用孵蛋器帮助它们繁育,“除了用孵蛋器繁育出一些牡丹鹦鹉,我还用它成功繁育出两只柯尔鸭。”
和一记得,那是她帮朋友孵化的两只柯尔鸭,“前段时间,她还常常带着两只柯尔鸭到海宝公园遛弯,瞬间治愈了很多人。”
NO.4 小朋友的自然老师
和牡丹鹦鹉打交道时间久了,和一笑言,她不知不觉间成了小朋友的自然老师。经常有小朋友上她的“鸟屋”里来看鸟,观察鸟,询问鸟蛋孵化到哪一步了,她还会给同事的儿子拍视频,告诉他孵化进程,向他讲解,一个蛋是如何变成一只鸟的。“我会介绍,这是刚出生的小鸟;这是10天的;这是一个月的……有一些鸟,刚出生就是一个个小肉蛋蛋,小朋友看见一点不害怕,都可激动了。”
和一说,每当这个时刻,她就觉得幸福感满满,她乐于向大人和孩子们分享这些鸟类知识,以及大自然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