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担当新作为讲好银川故事
作者:信息来源:银川日报发布日期:2022-11-08访问次数:字号:[大中小]
以新担当新作为讲好银川故事
——银川市庆祝第二十三个中国记者节座谈会侧记
“在全区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我们迎来了第二十三个中国记者节。感谢银川市用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为我们媒体人庆祝节日!”“从事新闻行业23年,今天和这么多媒体同仁一起过记者节,很感动!”“今天的座谈会格外温暖,感谢银川市给予我们记者节的问候和关心。”
11月7日是进入冬季的第一天,但对全市各级新闻工作者来说,这是一个温暖人心、振奋人心的日子。当天,银川市庆祝第二十三个中国记者节座谈会召开,来自中央驻宁媒体、自治区媒体以及银川市主要媒体的新闻工作者代表齐聚一堂,共庆美好节日、共叙初心使命、共话新闻事业。
座谈会上,不时响起阵阵掌声,这既是为一年间新闻宣传工作取得的成绩点赞,也是为奋力奔跑在新闻战线上的媒体人鼓劲。
今年以来,中央驻宁、自治区、银川市三级媒体围绕中心工作,全力克服疫情影响,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重大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推出了一大批有份量、有影响的重点报道,为促进银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截至目前,人民日报传播平台共发布了2000多条关于银川的报道。”
“今年以来,新华社宁夏分社继续加大对银川的宣传报道力度,聚焦基层治理、东西协作、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采取文字、图片、融媒体报道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展现银川改革发展进程中探索和创新的成果。采写创作的《筑基新材料银川打造“中国新硅都”》《葡萄串“串”起富民产业链》《老城兴庆向新而行》《山水湖沙“四曲协奏”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等一批有较强影响力和传播力的稿件,有力向国内外宣传展示了银川。”
“中国新闻社宁夏分社先后共采写银川相关文字通稿113篇,图片通稿207幅,中新网稿918篇,中新视频72条。通稿《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产值2025年将突破1000亿元》《宁夏银川拟打造“中国新硅都”》《(中国这十年)中国减贫“地标”闽宁镇:“干沙滩”蝶变“金沙滩”》等被近百家海外华文媒体采用。”
“今年8月,中国日报构建了宁夏国际传播矩阵,搭建了宁夏英文网、银川葡萄酒官网和金凤区海外推荐网,一个季度收获了海外粉丝10万人,海外总阅读量达到1500万次,有效提升了银川市的国际知名度。”
……
一篇篇鲜活的文章,一幅幅精彩的图片,一个个生动的新闻报道的背后,是广大新闻工作者有力的步伐,也是广大新闻工作者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的最佳注脚。
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的前行。
当下,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各媒体平台和渠道在银川大地广泛传播,如何充分发挥各自媒体的优势特色,更好地履行好新时代党的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持续讲好银川故事,传播银川声音,为银川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成为与会人员共同努力的目标。
“在当前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时刻,我们将驰而不息增强‘脚力’‘眼力’,持续不断增强‘脑力’‘笔力’,持之以恒增强‘功力’‘效力’,抓住具有银川特色、全国意义的好题材,挖深挖透,长期积累,反复磨砺,采写出更多‘沾泥带露冒热气’的好文章,让更多的银川报道吸引人、打动人,传得开、传得远,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光明日报社宁夏记者站站长王建宏说。
中国日报社宁夏记者站站长胡冬梅说,作为中国外宣主力军,将以高度的历史主动精神和强烈的道路自信,用心用情向世界讲好银川故事,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
中国新闻社宁夏分社社长于翔表示,“我们将创新表达,当好国际传播的‘国家队’,更加生动活泼地讲好银川故事,传播好银川声音。”
“近年来,银川市新闻传媒中心在机构资源整合、采编流程改造、信息服务能力、媒体纵向贯通等方面,进一步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今年中心获评2022年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先导单位提名、入选‘2022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银川市新闻传媒中心党委书记、社长(台长)孙晓梅表示,下一步,中心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今年成功入选中宣部全国地市级融媒体中心试点为契机,抢抓新一轮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机遇,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全媒体采编流程,不断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更加自觉地唱响主旋律,更加有为地打好主动仗,以饱满的热情、进取的精神和务实的作风,努力开创新闻宣传工作的新局面。
肩负神圣职责,铭记光荣使命。站在新的起点上,踏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坚实脚步,作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全市各级新闻工作者满怀信心,阔步走向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