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积极参与共建美好银川
作者:信息来源:银川日报发布日期:2022-11-18访问次数:字号:[大中小]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每年的银川两会上,备受关注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全市人民眼里都是沉甸甸、有分量的。
“要引进人才,为区外大学应届毕业生提供住房等好政策,不让人才流失。”“在做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前提下,繁荣发展地摊文化。”“加快元宝湖公园建设速度,提升城市‘绿肺’功能,给市民提供更多锻炼休闲场所。”“打造学习型城市,加快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全面提速烂尾楼整治工作,确保早点交房。”……这样的建议可能被银川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采纳。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10月28日9点银川市“我为政府工作报告献良策”活动启动后,网友积极参与其中,截至11月17日9点,银川政府网微信号、市政府网站、微博银川和银川发布、银川新闻网、银川晚报所属客户端、网站、微信、微博、视频号等平台线上点击量累计11万人次,2000余名网友积极参与,重点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生态环保、改革开放、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方面建言献策,有效留言1440条。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关注到民生保障的建议最多,达到852件,占总建议量一半以上,其余是科技创新25条、产业发展59条、生态环保48条、改革开放9条、城市建设284条、乡村振兴50条、社会治理88条、其他25条。
多渠道听取意见,最大范围收集民情民意,是确保银川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符合民需、体现民意的关键之举。相比往年,此次活动丰富征集方式,市民既可以扫描二维码在线提交建议,也可以进入银川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专栏留言,以及关注“银川政府网”微信公众号进行献策。参与方式的多元化,能够更好地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汇聚群众智慧,推动《政府工作报告》实现从“民生工程”向“民心工程”的转变。
“银川是大家的银川。今年收到的有效建议数比往年增加了不少,网友的参与度也有了大提升。大家的建议多从自身感受讲述,原汁原味,许多诉求直奔主题、简明扼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充分体现了银川网友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市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市政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政府工作报告起草过程是一个集众智、汇众力的过程,也是一个谋划具体政策措施的过程。此次网络征集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敞开大门写报告,拓宽政府咨询渠道,集民智、听民意、解民需,是我市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通过网络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能够更好地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让政府的每一项工作、每一项决策都能贴合实际、接地气,不断满足广大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
下一步,市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将对征集到的意见建议进一歩整理筛选,分门别类进行总结归纳,部分成熟的、合理化建议将及时吸收到政府工作报告初稿中,对暂时不能吸收的意见建议,也将转到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研究论证,力求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