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文明实践深入人心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作者:信息来源:银川日报发布日期:2023-01-03访问次数:字号:[大中小]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活动丰富,志愿者教孩子弹古琴。
在银川,有一些阵地成了居民最喜欢去的地方。这边,少儿美术、作业辅导、手工制作,培养了孩子们的发散式思维,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那边,硬笔书法、合唱舞蹈、医疗养生,让老年人能够老有所乐,提升晚年生活幸福感。
这些地方有一个统一的名字——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不能让文明成为‘一阵风’。”秉持这一信念,银川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加快推进,同时,银川也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如何往实里做、往深里走,提出了具体方向和要求:群众需要什么,实践站就提供什么;群众在哪里,实践活动就延伸到哪里。
走进兴庆区银古路街道大团结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轻舞飞扬”区、“萌趣乐园”区、“怡然自乐”区、“桑榆非晚”区、“旗开得胜”区,还有文创空间、航天科技馆等能满足各年龄段居民的活动需求,从各自为阵到统筹盘活,银川整合各类资源,拓展文明实践功能,打造出功能齐全的综合化平台,让基层文明实践活动真正聚人气、有活力、可持续。
“情真意切讲故事”“贴近群众讲技术”……对于宣讲,兴庆区解放西街街道很“拿手”,街道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主体,打造了“理响西街”宣讲品牌,以实现党的政策理论宣讲全覆盖。作为辖区宣讲员,连日来,马淑娟用一场场“热气腾腾”的宣传,和居民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板凳一摆就能开讲,大家围坐一起更接地气!”马淑娟说,社区党员群众早已养成了共同学习的习惯,宣讲员也会围绕时事热点、思想道德、传统文化等,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融入其中。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银川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形成“点单、派单、接单、评单”志愿服务运行模式。目前,成立志愿服务队1690支、注册志愿者达45万余人、组织志愿服务活动12万余次。近年来,全市上下广泛开展“爱要一起”志愿服务活动,建设“15分钟志愿服务圈”,让文明实践深入人心,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如今,阵地有了、活动丰富了、服务健全了,大家参与热情十分高涨,文明实践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居民黄晶笑呵呵地讲述着文明实践阵地带来的可喜变化。
目前,全市累计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6个、实践所53个、实践站538个,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全覆盖,数量和质量双提升。与此同时,通过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逐步形成“送文明”“育文明”的群众文明实践格局,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