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风物银川 > 风物银川

银川:文明绘就幸福底色

作者:信息来源:银川日报发布日期:2023-02-15访问次数:字号:[]

文明的底色是什么?有人说是绿色,是节约能源、遵守垃圾分类,是出门在外选择绿色出行、吃饭坚持光盘;有人说是红色,是乐于助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然而,对所有这座城市的市民来说,文明都不只是一种颜色,而是一种混合着城市烟火气的绚烂颜色。


而这种幸福底色,正由许许多多的人共同绘就着。


文明出行

让城市名片越擦越亮

曾几何时,最让银川市中山公园党支部书记杨常宝头疼的,就要数公园里的不文明行为了。那些年,走在公园里,时常能看到满地乱扔的饮料瓶、塑料袋,草坪里也总会留下几处宠物狗留下的“记号”,更不用说那些在公园长椅上随便躺卧的人了。


为了消灭这些不文明陋习,中山公园一边加强文明劝导,通过在园区里设置提示牌、标语灯箱、安排工作人员及时劝阻不文明行为,一边提高服务水平,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便利。“我们在公园的每个门口都设置了爱心轮椅,还在园区内的几个志愿服务点为游客提供雨伞、充电宝、热水、应急药物等便民服务,园内的母婴室和妇女之家,也为游客们提供更贴心的服务。”杨常宝说。


宣传做到位了,服务跟上来了,游客们文明游园的氛围也愈加浓厚。杨常宝告诉记者,如今,随便牵着宠物狗进公园的情况越来越少了,骑着电动车、摩托车在公园里乱窜的情况几乎没有了,越来越多的市民到了公园门口,就会下意识地把车停在外面,至于那些乱扔垃圾、随意躺卧、踩踏草坪的情况,几乎销声匿迹。


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市民不仅仅满足于遵守文明,更热衷于主动服务社会,在中山公园的志愿服务站点,负责对接志愿者的工作人员总是很忙碌。每到周末,都会有市民主动要求做志愿服务,其中有不少都是家长带着孩子来的。“对于这些志愿服务者,我们也为他们提供了完备、便利的工具,并感谢他们对城市文明作出的贡献。”杨常宝说。


文明用餐

点滴小习惯,让生活更有幸福感

中华民族自古就注重餐桌礼仪,而在新时代,“光盘行动”“公筷公勺”等新的餐桌礼仪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用餐习惯,并逐渐成为一种共识。


如今,随便走进一家餐厅,你都能看到桌子上摆放的光盘行动提示牌,当你点菜时,一些商家还会主动劝说:“您只有两位,点两三个菜足够吃了,再多就剩下了。”吃完饭需要打包,一些商家还会提供免费的打包盒、打包袋。 


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中,许多市民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户外,都不忘践行“光盘行动”,家住兴庆区高台小区的郑女士就是其中一位。过去,她觉得吃饭就要做很多菜,把餐桌摆得满满当当才算有烟火气,结果这顿吃不完下顿继续吃,总吃剩饭不说,实在吃不完的饭也只能倒掉,无形中浪费了很多粮食,践行“光盘行动”后,她开始尝试计算家人的饭量,按照每个人的需求去做饭,结果家里不仅没有了剩饭剩菜,而且每顿都可以吃到新鲜菜肴了。


90后女生马丽,出去吃饭总喜欢点很多菜,可偏偏食量又不大,每样吃几口就吃不下了,“光盘行动”后,她发现身边的朋友都在践行光盘,她也开始尝试着吃多少点多少,吃不完就打包带走。“养成光盘的习惯,不仅让我改掉了浪费的毛病,也让我变得更加自律了。”马丽说。


文明生活让居民真正把社区当成了家

出游讲文明、就餐不浪费,每个人都践行文明行为,让银川这座城市充满了幸福的味道。当人们回到最熟悉的家中,会发现文明行为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庭中的每个成员,也影响着左邻右舍,人们生活中最熟悉的社区环境从内到外“旧貌换新颜”。


西夏区北京西路街道地矿局社区党委书记马素玲还记得,地矿局社区辖区内都是老旧小区,设施年久失修、道路坑坑洼洼,连一条完整平坦的路都找不出来,更不用提小区绿化和休闲设施了,在这样的环境里居住,居民们也干脆“摆烂”起来,好好的草地被种成了菜地、小区的树上到处搭着衣服、被子,垃圾也是汤汤水水地随地乱扔。


后来,社区工作人员为了提升居民的居住体验,先是请来新的物业公司入驻,修整了道路、清理了垃圾,让居民有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并尽可能地为居民提供便利。“过去居民私拉充电线、随处晾衣服,究其原因还是小区里的设施太少了,自从我们给老旧小区安装了充电桩和集中晾衣架后,随处晾衣服、拉电线的情况就几乎没有了。”马素玲说。


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也越来越高,从过去的消极对待,到如今主动维护家园,许多退休在家的老年人积极站出来,主动承担起小区文明督导员的职责,他们时刻关心社区环境,凡是看到不文明行为,就会第一时间前来制止,渐渐成了社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如今,居民都把社区当作自己的家园一样来爱护,不文明行为越来越少了,陈规陋习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宜居的环境和更多的幸福感。”马素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