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名青年人才返乡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信息来源:银川日报发布日期:2023-02-17访问次数:字号:[大中小]
2月13日,贺兰县习岗镇五星村栽种的1000棵樱桃树迎来花期,白色花朵层层叠叠,孕育着收获的希望。这些樱桃树的主人名叫陈守志,今年22岁,这段时间,他常在温棚里给工人讲解樱桃树护理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
陈守志2019年毕业于宁夏农业学校,经过多番考察和调研后,决定返乡创业种樱桃,随后便一头扎进了五星村的樱桃园区。“这几年樱桃市场行情好,经济价值高,而且种植技术也相对成熟。”过去两年中,陈守志采用“订单农业+托管经营+入股合作+入园务工”相结合的多维度利益联合机制,发挥创业主体的技术、渠道与资源优势,为当地农民提供全程技术指导与培训。2022年,园区带动20名农户参与樱桃种植,年用工400人次,发放农民工资280万元。
近年来,贺兰县抓牢亲情乡情这根纽带,通过建立定期联系、节假日恳谈、亲属关心关怀等制度,对乡土人才点对点动员,激励引导他们回乡干事创业。2022年至今,贺兰县共吸引105名青年人才返乡创业,他们平均年龄31岁,64人获得大专及以上学历,分布于农业生产经营、乡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农业农村科技等领域,为贺兰县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据了解,贺兰县围绕乡村振兴工作,结合在乡村振兴中将发挥的作用,已形成一批叫得响、市场认可的特色优势产业,并鼓励引导县域教师、医生、企业、科技、农技等专家人才定期到乡村开展服务,抓1个至2个活动载体,送服务到田间地头、村户人家,将产业发展、技术创新与人才培育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乡村集聚人才水平。
“要发挥组织部门和乡村两级党组织‘协调枢纽’和‘战斗堡垒’作用,做到‘事前主动、事中保障、事后反馈’的良性循环。”贺兰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贺兰县将依托新平园区、金贵牡丹花乡、星光民宿、菌菇种植、稻渔文旅、肉牛蔬菜等载体,开展人才亮身份、亮技能、亮承诺“三亮”活动,推动人才回乡、资金回流、企业回迁,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乡村振兴的底色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