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风物银川 > 风物银川

我市100个行政村共获500万元奖励

作者:信息来源:银川日报发布日期:2023-03-10访问次数:字号:[]

依托“一村一年一事”行动,隆源村安装上各类运动器材


近日,2022年自治区乡村振兴“一村一年一事”行动考评结果公布,我市100个行政村共获得500万元奖补资金。


“一村一年一事”是自治区聚焦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和急难愁盼问题,在全区农村开展的听民意解民忧行动。去年以来,银川市积极响应,主动作为,投入3.3亿元,坚持自下而上、农民主体、村级主办、各级协办,切实解决了271件农民群众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有效补齐了一批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治理领域的短板弱项。


紧盯基础建设短板农民的“烦心事”得解决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是以前灵武市梧桐树乡河忠堡村村民对周边居住环境的描述,每到下雨刮风天气,出行不便成为了大家生活中最大的难题,村民总为修路这件“烦心事”发愁。


自2022年“一村一年一事”行动实施后,灵武市将村民们的这件“烦心事”列入当年“一村一年一事”事项,对河忠堡村村内道路进行了硬化,并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路平了、灯亮了,村民的心也宽了。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2022年全市160个村通过“一村一年一事”行动,实施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硬化道路、安装路灯、砌护沟渠、深翻农田,以及规范化建设劳务市场、新建停车泊位、完善园区配套设施等,持续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一桩桩实事切切实实解决了农民群众的“烦心事”,提高了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产业发展弱项农民的“操心事”有着落

金凤区和丰村冷链分拣中心自投用以来,每天都有众多村民在分拣包装车间忙碌。去年和丰村的西红柿、黄瓜、鲜食葡萄等特色农产品搭上冷链分拣中心“快车道”走向全国各地。


这个冷链分拣中心是和丰村借助2022年“一村一年一事”项目建设而成,总投资564.64万元,彻底解决了和丰村农产品储藏保鲜问题,为蔬菜冷链运输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2年,全市65个村实施了产业发展提升项目,永宁县东全村温棚新建、惠丰村农业观光、泾龙村农业种植教学体验基地等一系列产业项目的实施,解决了产业发展“卡脖子”难题,农民操心的“钱袋子”有了着落。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农民的“揪心事”有人管

许桥村是永宁县的搬迁上楼村,小城镇建设后,村民都上了楼,村里留守老人大多不会用燃气灶,吃饭成了大问题。去年许桥村紧抓实施“一村一年一事”契机,探索建立“支部+”养老新模式,由村“两委”牵头在中心村建设老年饭桌,切实解决了村民的“揪心事”。


不仅如此,去年通过“一村一年一事”行动,兴庆区大新镇燕鸽村燕安家园广场打造了文化长廊,兴庆区掌政镇春林村建设文化小广场和停车位,西夏区镇北堡镇示范打造乡村治理、农业服务、文明实践“三中心”……文化、医疗、养老、教育这些民生“揪心事”都得到解决。


“把好事办在群众开口之前,把实事办在群众急需之时,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下一步,全市将统筹奖补资金300万元,奖励30个‘一村一年一事’示范村,激励各级政府集中力量把群众的事办好办实办出成效。”银川市委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