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汇聚人才力量
作者:信息来源:银川日报发布日期:2023-04-18访问次数:字号:[大中小]
乡村振兴,人才为要。近年来,银川市农业农村局围绕“六特”产业发展需求,坚持政策发力“引才”、需求导向“育”才、知人善任“用”才,在人才培育、平台搭建上持续发力,鼓励引导广大人才支持服务乡村一线,以建设一支高、精、尖的“三农”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目标,把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让人才为乡村振兴赋能。
坚持政策发力“引才”
今年1月,承载着超级奶牛种质资源保存和良种培育重任的体细胞克隆超级奶牛在灵武市出生。这是继去年10月灵武市奶牛体外生产胚胎批量繁育技术应用取得成功之后,灵武市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再度合作,在良种奶牛繁育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为破解我国奶牛良种繁育“卡脖子”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实早在2021年4月,灵武市就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展开合作,开展后备奶牛繁育基地示范项目,来自高校的奶牛专家联合攻关,不仅实现了技术突破和应用转化,还为本土人才培育作出积极贡献。
人才是兴业之基,但银川地处西北内陆,长期存在人才困境,为此近年来银川市农业农村局坚持政策发力“引才”,主动当起了“红娘”,先后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博士团队、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研究员朱建国博士、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海水蟹(青蟹)淡化及养殖技术团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奶牛种业创新团队等专业技术团队4个,以及硕博研究生23人,在西夏区、贺兰县、灵武市等地开展设施蔬菜LED光环境调控技术指导、动物两病(布鲁氏杆菌病、结核病)防控、南美白对虾套养青蟹养殖技术、体外胚胎生产和胚胎移植等核心技术攻关,为农业发展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
坚持需求导向“育”才
今年2月,银川市高素质农民培育班开班,为来自三区两县一市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农村致富带头人等50人,系统培训集体经济项目建设、财务管理、智慧农业应用与发展、乡村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等内容,进一步提升引领和谋划集体经济发展的能力。
据了解,银川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已开展三年,截至今年2月份已举办17期,共培训高素质农民1030人。银川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王翰霖介绍,每年培训重点围绕农业通识、“三农政策”、涉农法规、文化素养,以及农业生产技术、绿色发展、农产品营销、农业经营管理、乡村治理、社会化服务等内容,通过采取课堂教学、现场教学、线上学习相结合的形式,提升本土人才乡村振兴服务能力,为乡村振兴增添人才活力。
宁夏乐乐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王宁曾参加了一期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回去后他将学习到的农业知识、种植技术运用到企业的水果番茄温棚中,并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周边村民,带动农户们共同增收致富。王宁说:“参加了培训,对农业技术有了系统掌握,在带动周边村民增收等方面也有了更多的信心。”
银川市高素质农民培育班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库”。近年来,银川市坚持需求导向“育”才,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拓展和升级农业技术人才打造模式,引导广大青年将工业化的思维带入乡村,将生产量化、标准化、精确化理念融入产业,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为银川农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市农业农村局加强与县(市)区的沟通协作,成立“优质乳工程研究生实践基地”“宁夏枸杞品种选育及功效研究院士工作站”“自治区人才小高地”“奶牛健康养殖试验示范基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专家)宁夏灵武工作站”等团队工作站5个,充分发挥平台载体对高层次人才的虹吸作用,帮助企业找政策、招人才、解难题、促成果转化,全面促进产学研结合和优势资源共享。
坚持知人善任“用”才
张继是西安人,从事水肥研究20年,是一位高级肥料配方师,2020年通过人才引进来到贺兰县。过去两年多时间里,他在当地建立起大樱桃示范基地,结合先进的种植技术,引种大樱桃优质品种俄罗斯8号,并围绕贺兰县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陆续攻克了俄罗斯8号易缩果、裂果、坐果难等问题。
贺兰县自2018年开始陆续引种大樱桃,由于是新品种,农户们对种植技术了解不多,多年来始终在摸索中前行。张继来到贺兰县后,承担起贺兰县《大樱桃新型生态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科技计划项目,通过实地种植,研究总结贺兰县大樱桃露地和设施温棚两种种植模式的管理方案,重点实践关于露地种植对于春季霜冻的应对策略,形成一套可执行的贺兰本土化大樱桃种植技术规范体系,并在当地进行示范推广,进一步带动大樱桃种植逐步产业化、规模化。他说:“按照这套标准化的技术规范,种植户们可以放心大胆种植大樱桃。”
张继等农业专家为贺兰县乡村振兴注入了人才活水。近年来,银川市坚持知人善任“用”才,围绕种植业,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博士团队在西夏区建立了200亩水肥精准灌溉示范点。围绕肉牛和滩羊产业,在灵武市兴源达农牧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开展奶牛良种快速繁育技术研发实践和优质奶牛胚胎移植和克隆试验。围绕适水产业,引进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海水蟹(青蟹)淡化及养殖技术团队开展南美白对虾套养青蟹养殖技术研发。通过在产业项目中“聚智”,银川市创新开展了乡村振兴专家人才组团式服务,组建牛奶、肉牛、滩羊、冷凉蔬菜、淡水养殖五支产业发展专家人才服务团队,采用“1+N”的合作模式,以点带面,推进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