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风物银川 > 风物银川

聚焦“十小便民工程”打好服务组合拳

作者:信息来源:银川日报发布日期:2023-04-23访问次数:字号:[]

今年以来,银川市税务局聚焦自治区“十小便民工程”,充分发挥税务部门职能作用,多措并举,全力打好服务“组合拳”。通过落实一批便民办税缴费新举措,形成闭环式全程服务、体系化联动服务、滴灌式精细服务,实打实地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办好事。

为快速响应纳税人缴费人在办理涉税业务中的诉求,3月份市税务局在全市办税服务大厅设立“公职律师涉税争议咨询调解中心”,推行涉税事项说服教育、约谈警示、风险提醒、自查辅导等非强制性执法方式,推动争议化解,切实维护纳税人缴费人合法权益。同时,开展“千名税务人服务万名缴税费人”活动,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着力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难点,建立完善“收集—响应—反馈”闭环处理机制,确保“件件有回复”。按月份整理12345、12366、微博等渠道接受的纳税缴费服务投诉及舆情明细信息,及时解决问题;按季度召开纳税缴费服务投诉暨舆情分析联席会议,针对典型案例开展深入分析,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聚焦“十小便民工程”,持续在办税缴费提速、减负、增效等上发力,推出第二批便民办税服务40项,“规范执法提升”类措施2项、“智能办税提速”类措施3项、“精简流程提级”类措施5项、“精细服务提档”类措施9项、“诉求响应提速”类措施10项、“政策落实提效”类措施11项。

在服务“十小便民工程”中,市税务局精准把握纳税人缴费人需求发展变化,实现无差别服务向精细化、智能化、个性化服务转变。深化拓展“十小便民工程”实践活动,以党组织间联学联建形式,着力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的“急难愁盼”问题,深化“党务+业务”融合,切实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充分运用“全国纳税人供应链查询”系统,深入推进“牵线补链”活动,解决经营主体复工复产难题。今年1~3月份,共为1.02万户纳税人落实免征、减征、退税等增值税优惠政策。

市税务局还坚持“整体智治”理念,把税收工作融入市域治理大环境中,系统推进税收服务提质增效,在跨部门政策联动、跨层级流程再造、跨事权业务协同上积极探索,推动服务效果从“单次受益”转变为“综合提升”。联合银川市工信局、银川市发展改革委、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共建“十小便民工程”产业服务联盟,按季度开展交流会,确定一个项目就固化一类数据、形成一套方法、建立一个台账、服务一个产业,形成多部门、多主体互动参与、助企解难的局面。

此外,市税务局通过建立“科室包局、管理局包片”服务机制,把捕捉涉税需求的触角延伸到“十小便民工程”中,为关联企业定制“行业服务+快速响应”“周期辅导+个性服务”“一企一策”的套餐服务。同时,打造“项目—数据—服务—风险—应对”服务监管闭环,做到“事前介入、事中服务、事后跟踪”,助力“十小便民工程”项目落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