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风物银川 > 风物银川

疏通城市“血管” 让出行更便捷

作者:信息来源:银川日报发布日期:2023-05-18访问次数:字号:[]

新开通的金凤五路成了银川市民又一打卡地(5月16日摄)


改造后的金凤区宜居巷焕然一新(4月7日摄)


车辆有序通过贺兰山路下穿民族街隧道(2022年11月20日摄)


市民在健身步道上跑步(5月10日摄)


日前,在2022~2023年度“中国美好生活城市发布盛典”上,银川市美好生活综合满意度表现突出,获评中国“十大大美之城”。

近年来,银川市不断加大对交通体系建设的投入,从新建城市主干道打通交通堵点,到新建慢行绿道提倡绿色出行,再到增加停车泊位、修建过街天桥,通过城市更新以及交通优化,均衡城市道路通行的空间配置,多层级多角度推进城市交通的深度融合发展,系统性提升城市交通的整体承载力,构建以立体互联、高效畅通的城市道路为主,具有地方特色的慢行系统为辅的绿色交通体系,高水平打造人民满意的“银川样本”,使交通拥堵状况得到明显缓解,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

建设“九横十九纵”主干道路格局形成

“一条马路两座楼,一个公园两只猴,一个警察管两头。”这是对老银川的写照。随着改革开放浪潮的不断推进,银川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北京路、贺兰山路、亲水大街……一批有代表性的道路的新建,使城市发展格局得到显著提升。

然而,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城市道路拥堵也成了不可回避的“城市病”。为此,我市邀请相关专家对银川道路现状进行系统性分析,住建、市政、交警等多部门实地调查分析。相关数据显示,我市建成区道路密度为5.71公里/平方公里,支路比例为38%,低于36个大城市平均值44.5%。专家认为,造成拥堵的原因主要包括交通吸引源多,部分道路交通饱和,局部断头路多、路网密度低、交通循环不畅,路口道路通行能力不匹配、商业医院等人流密集区人车冲突严重等。

对此,银川市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布局,抓增量加快路网完善,优质量提升城市路网,创造“舒安畅美”的交通环境。随着路网的不断优化、拓展,银川人在交通运输发展中的获得感显著增强,“幸福路”越走越畅通。目前,银川市城市主干道70余条,街巷近400条,道路总长1118.4公里,“九横十九纵”主干道路格局已形成。

早在2017年底,我市就提出交通疏堵工程方案,市公安、住建、规划、交通、城管等部门结合“限、疏、改、建、管、提”要求,通过实施包括“封小口、保大口”、优化路网结构及功能、立体过街设施建设、改造港湾式公交站台等项目,深入推进全市道路交通良性发展。后又对方案进行调整,科学谋划了4批72个项目,对城市路网进行了一次系统性的改造升级。

从打通断头路、瓶颈路到织密主干道,银川市通过实施多项重点道路工程,进一步疏通城市“经络”,强化城市“骨架”,同时改造慢行绿道,新建过街天桥,增加停车泊位,使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出行幸福指数大大提升。

道路景观功能提升 更多地标建筑投用

“随着我市交通疏堵的深化实施,道路堵点被一个个打通,群众的出行体验不断提升。”银川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群众不再仅仅满足于道路的功能性,希望新的道路能够为城市带来新的景观。于是,2017年下半年,我市启动了凤凰北街(贺兰山路-唐徕渠北)市政道路及典农河桥梁建设工程。新的桥梁像一只凤凰振翅欲飞,最终命名为凤凰桥,并成为银川地标。

去年夏天,宁夏首座环形过街天桥、银川地标性建筑——银川凤还桥投入运营。凤还桥位于西夏区“网红区”怀远市场、宁阳广场附近,傍晚,桥体灯光呈现绿、红、黄、蓝四种颜色,每一分钟的交替变化,对应着一年当中的春夏秋冬,桥体磨砂状半透明的玻璃显得人影绰绰,现代感十足。

“凤还桥的建设对改善怀远市场人车混行、交通拥堵的作用十分明显,对外开放以后取消了道路人行斑马线,往来于宁阳广场和怀远市场的行人通过天桥实现了人车分离,机动车的通行效率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宁夏大学学生王萌说,桥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一块LED电子大屏幕,屏幕由一只展翅翱翔的凤凰包裹,播放着银川市的各知名景点和地标性建筑。高清大屏幕不仅为桥体增添了现代感,还作为补充光源对路灯照不到的路面进行了补光,使路面变得更亮堂。

5月16日,作为银川市的又一新地标——金凤五路正式通车。这条道路的建成通车有效疏解了宝湖路、六盘山路车流,缓解金凤区南部片区交通压力,同时改善七子连湖岸线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了金凤区南部城市风貌与品质。

融入更多先进技术 实现数字化管理

高效的交通组织离不开“聪明”的数字化交通体系建设,近年来,银川市交警部门不断加大数字化交通建设力度,实现了全域覆盖的不同品牌智能信号机联网联控,智能信号机达到640台,智能信号联网联控率达97.34%,位列全国省会(首府)城市前列。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实现了集中控制、协调联动、智能运维的功能,达到交通治理模式从“路面指挥”到“中心控制”的转变,提高了管理部门交通管控、指挥效率。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不仅让信号灯“可调、可控、可看”,更让信号灯自己学会了做“绿波带”。其中智能运维管理子系统,对全市19000余个核心交通设施设备进行智能化管理,基于专业化的运维管理平台和手机APP的移动运维工具,采取自动检测及人工巡检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对设备设施的故障上报、派工、维修、结果确认的闭环管理,提高了设备设施故障处理的时效性,监管外场巡检的执行效果和真实性,解决了设备故障发现难、完好率低、处理效率低等问题,实现了高效率、低成本、精细化的运营和维护。

在机动车保有量、交通流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为给广大市民创造“分秒之间、路畅心安”的道路交通环境,银川交警通过“智疏”与“治堵”并举,依托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针对主要道路及交叉口的实际特点设置不同控制策略,做到“一路一口一策略、分秒必争保畅通”,使道路通行效率达到最优化。为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解决信号灯控制路口配时不科学、不合理问题,根据道路交通流实时变化的特征,在前期完成的平峰期“绿波带”基础上,高峰期对主要干道探索推进“绿波带”工作。通过科学合理分配通行权利,依据公安网上的过车数据和互联网上的浮动车数据,动态调整信号灯配时周期,不同时段设定不同的绿波速度。同时,通过路口安装的交通诱导屏,向公众实时发布路况信息、通行时间,主动向机动车驾驶员推荐最优路径,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同时和百度、高德等交通互联网公司深度配合,在电子地图实现信号灯灯时灯态实时语音导航,提前提醒驾驶员做好绿灯启动准备,减少路口延误,提高通行效率。互联网第三方(高德地图)评价数据显示,银川市交通拥堵指数连续4年下降。

据银川市交警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完成26处路口路段交通组织精细化改造,13条路段、215个路口信号优化工作,配合市政部门及时补划修补路面交通标线169处,施划面积15531平方米,协助市住建部门审核28条新建改建道路交通设计。每天早晚高峰期在全市104个重点路口安排警力进行疏导,维护交通秩序。

深挖城市停车资源 解决停车供需矛盾

时下,停车位短缺现象愈发严重,停车供需矛盾突出,特别是在城市土地资源高度紧缺和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由于停车设施总量严重不足、配置不合理、利用率低和停车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导致的停车难、交通拥堵等问题,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制约了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缓解“停车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银川城投集团在老城区、医院学校周边、重点商业场所等地,通过利用银川市的储备土地、空余的边角土地以及学校操场地下等空间,投资8.7亿元,建设立体停车楼(库)、地下停车场及小微临时停车场48处,提供停车泊位共计16877个。

随着银川市城市交通路网的不断完善,城市交通体系也由平面向立体延伸,过街天桥的建设就是很好的作证。近年来,银川市住建局、自然资源局、园林局等部门对市区主干道过街天桥建设进行多次实地踏勘,并结合市委、市政府制定的交通疏堵实施方案,对全市建成区范围内亟须进行人行过街天桥建设的点位进行全面梳理,2018年完成阅彩城、胜利街过街天桥,2019年开工建设上海路与进宁街交叉口过街天桥。其中,南薰路、阅彩城、胜利南街、上海路等4处天桥均安装了无障碍电梯。

据了解,悠阅城门前的景观天桥也将于近期投入使用,这座天桥横跨正源南街,连通了购物中心与银川文化园、南泊湾小区等,让住宅、商业、生活、文化等资源互联互通。从公布的效果图来看,形象设计具有很强的科技感,功能也不仅局限于通行,而是增加了休息区、展示区等,与周边建筑融为一体,将成为城市新的亮丽名片。

过天桥、穿隧道、上“高速”,随着立体交通建设的不断完善,市民出行有了更多选择。目前,银川共有过街天桥18个、地下通道22个、下穿隧道6个,立体交通9个。从打通断头路到织密主干道,从横向拓宽到纵向立体,随着城市交通“骨架”强化、“毛细血管”疏通,市民出行更加便捷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