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风物银川 > 风物银川

共建食安银川 共享美好生活

作者:信息来源:银川日报发布日期:2023-05-19访问次数:字号:[]

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严把食品安全标准,生产的枸杞产品让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1月31日摄)


作为中国“十大大美之城”,银川市于2016年被列入第三批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多年来,银川市坚持“严”字当头、“安”字兜底、“好”字见效,落实落细工作举措,扎实推动示范创建,全力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五一”期间,兴庆区敬德夜市人气旺(5月2日摄)


外卖小哥检查“食安封签”,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5月18日摄)


近日,工作人员对超市果蔬进行安全检查


学生参观学习食品安全治理相关科普知识(4月20日摄)


无公害蔬菜生产,从源头守护舌尖安全(4月27日摄)


近日,因美好生活综合满意度表现突出,银川市荣获中国“十大大美之城”,其在城市形象、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满意度也较高。此次获评进一步提升了银川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一饭膏粱系万家,柴米油盐关民生。食品安全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衡量一座城市幸福感的重要标尺,也是提升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感与获得感的重要保障。自2016年银川市列入第三批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以来,银川市坚持“严”字当头、“安”字兜底、“好”字见效,落实落细工作举措,扎实推动示范创建,全市食品安全状况持续保持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作为自治区首府城市,银川经济总量占全区的半壁江山,经营主体达36.8万户,占全区50.2%,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等经营主体占全区53%,既是全区食品生产、流通主阵地,又是食品消费主战场。2022年全市食品工业产值达到181.8亿元,连续3年稳步增长。

强化党政同责 “两个责任”走深走实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食品安全作为保障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高位推动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将食品安全和创建工作列入市“十四五”规划和《市委工作要点》《政府工作报告》,并制定印发食品安全工作配套文件13个。每年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创建工作,同时,成立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40个市直部门和县(市)区“一把手”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建21个工作专班,合力落实创建工作。

在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两个责任”方面,我市采取以上率下包保督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全市4126名党政干部包保获证主体13656家,300余名食品安全总监和1.3万名食品安全员经考核挂牌上岗。此外,各级食安办以“下督一级”的方式,成立市、县、乡三级督查组,不断夯实“两个责任”制度基础、人员基础和数据基础。目前,全市已率先实现食品企业总监安全员配备率100%、包保主体数据归集率100%、包保督导任务完成率100%、督导发现问题整改率100%的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立足市情、对标国内,制定符合银川市产业发展的灵武长枣、宁夏菜心等产品36个团体标准,从原料购进、加工生产、技术要求等方面全面规范。牵头制定《明厨亮灶暨智慧食安建设评定规范》等标准,全面提升餐饮业、食品加工作坊安全质量管理水平。通过构建专业高效的执法监管体系、靶向精准的检验检测体系和反应灵敏的应急处突体系,3年来,累计开展监督抽检5.43万批次,食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率和公示率均达到100%。

坚持全链条治理 食安防线筑得更牢

食品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为此,银川市以为民办实事为切入点,强化“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走进银川商城圆廊食品小摊点集中经营区,一排排明亮整齐的独立摊点映入眼帘,摊点地面干净整洁,餐具整齐划一,从业人员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佩戴口罩、规范操作、微笑服务。在店铺里的显眼位置,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等信息一目了然。干净雅致的就餐环境、严格把关的食材来源,让这里成了“吃货”的聚集地。“现在环境整洁了,市民也愿意来了,我们生意也能火起来。”在此经营小吃10年的商户哈兵说道。

对于消费者来说,保障食品安全,吃得放心、吃得安全,是他们关心的头等大事。近年来,为确保用餐者的健康和安全,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在全市餐饮单位当中大力开展“明厨亮灶”建设。5月19日,记者在新华路仙鹤楼餐厅门口看到,该餐厅显眼处张贴着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后可实时看到后厨情况。在银川博文小学大门口的墙壁上以及校内食堂玻璃门上也张贴着二维码,扫描后能看到食堂工作人员的健康证以及食材的索证索票。

据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科科长丁明磊介绍,通过实施明厨亮灶,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查看餐饮单位的实时视频、量化等级评定结果、消费温馨提示、投诉举报电话等多项内容。

截至目前,2.9万家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纳入风险分级动态管理,1万余家餐饮单位实现“明厨亮灶”建设全覆盖,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率和“一品一码”追溯体系应用率达到100%。在2个大型批发市场、2个企业销售连锁总部、140个连锁超市建立全链条配送系统,实现食品“来源可追、去向可查”。479所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实现全覆盖。4000余家餐饮单位建立了“食安封签”,消费者实现“无签拒收”。

突出示范引领 “食安银川”名片擦得更亮

自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以来,银川市在高质量发展、“三小”治理、智慧监管等民生实事方面进行了很多积极探索和大胆创新,形成了不少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品牌。

怀远观光夜市作为美食打卡地,尽管美食诱人,但经营环境一直堪忧,油烟呛鼻、污水横流,食材裸露,有些摊贩为了节省成本,都以家庭为前端加工场所,这些都存在极大的食品安全隐患。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2019年,在相关部门的支持指导下,银川君美盛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投入300余万元,成立了怀远观光夜市食品前端加工中心,为夜市的小食品商户提供了统一的初加工场所。

据怀远观光夜市食品前端加工中心负责人方振堂介绍,该中心共划分为查验登记室、快速检测室、食品冷库、原材料库、食品处理、热烹饪等功能区,配备99个冷藏冷冻操作台、可容纳180户的制作需求,进驻率已达到80%,真正实现了“统一管理、统一检验、统一标识,统一加工”。

如今,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利用空闲空间、就地改造、集中管理等措施,建设5个食品摊贩集中经营区,提供摊位1800余个,提供就业岗位3000个,使“到处流窜”的摊贩实现“营有定所”,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小摊贩闭环式管理模式。依托商圈建成12个餐饮广场为小餐饮赋能提质,吸纳3248家小餐饮联体成片经营。按照“生产环境高标准、日常监管高效率、品牌带动强示范”的工作思路,银川市在全区率先推出食品摊贩“一摊一档”、食品小作坊“一坊一档”和小餐饮“一户一档”,形成了以食品小作坊经营者定期自查为前提、抽检监测为抓手、日常检查为基础的工作机制,确保了“三小”行业“规范—安全—发展”的良性循环,推动“三小”产业发展,实现品牌升级。

坚持全民参与 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近年来,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不断探索“向人民汇报”机制,打造大型直播专栏“每月查餐厅”,开通直播、抖音平台,将创建成效向公众展示,接受群众监督。同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食品企业负责人、专家学者等145人为义务监督员,参与共管共治。通过在549个村(社区)设立食品安全信息员(协管员)882名,开展食品安全社区联治、基层防治。开设食品安全诉求受理专线,累计办结群众各类诉求3.2万件,办结率99.8%。

为营造食品安全共治共享氛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强化宣传教育,通过召开会议、悬挂宣传标语条幅、张贴宣传画、调查问卷、宣传栏、LED电子屏、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开展“你送我检”六进等内容丰富的活动,深入宣传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意义和措施做法,提高干部群众参与率、知晓率和满意度和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

目前,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各行各业把“食安银川,创建有我”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推动形成“政府主抓、部门协同、行业自律、企业负责、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建共创共享新格局。

下一步,银川市将在加快推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紧扣食品产业升级趋势,以高端食品、高附加值产品为主攻方向,支持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品质,推进食品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同时加快推进质量溯源体系和信息化安全监管平台建设,抓好“互联网+食品”监管系统建设规划,着重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机制,拓宽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渠道,健全食品安全评价和市民满意度测评等指标体系,提升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热情,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社会治理能力,不断筑牢食品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