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城市综合信用指数排西北第二
作者:信息来源:银川日报发布日期:2023-05-31访问次数:字号:[大中小]
5月29日,记者从银川市发展改革委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城市综合信用指数显示,银川市在全国36个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21位,在西北地区排名第2位,在沿黄九省区排名第4位,近12个月平均综合信用指数排名第26位,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城市综合信用指数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授权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发布的反映城市信用状况的综合评价指数,集中体现一个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貌,反映一个地区营商环境、城市形象、城市综合竞争力和经营主体满意度水平。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动态监测36个城市的月度信用状况,涉及信用政策制度贯彻落实、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事前事中事后信用监管、信用服务实体经济、信用主体守信与失信情况、诚信宣传与社会舆情、政务诚信建设、信用创新实践等方面,包括8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最终形成信用综合指数和城市排名。
在《城市信用监测月报》中,银川市本地融资信用服务实体经济等指标被点名表扬。在33个指标中,银川市在国家政策落实、纳税等特定信息归集、“双公示”信息归集合规率、经营主体信用承诺、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覆盖领域、信用修复、政府诚信等17个指标上获得满分。
近年来,银川市以全力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为抓手,着力推进城市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出台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推进社会信用体系高质量发展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实施方案等一系政策文件,构建了银川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制定《银川市信用信息归集目录》,归集各类信用信息近1.08亿条,为信用体系建设夯实了平台基础和数据基础。目前,银川市在招标投标、政府采购、住房建设、生态保护、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物业管理等16个重点领域、34个关键行业开展了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基本实现重点领域信用监管全覆盖,建立完善了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同时不断优化企业信用服务,累计公开各类公共信用信息59万条,提供信用报告查询10万余次,协助500多家企业完成行政处罚信用修复;扎实推动信用服务实体经济,不断扩大“云税贷”“纳税e贷”“政采贷”等信用贷款产品规模,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设立国企信用保障基金,为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深入开展政务诚信等领域突出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加大诚信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诚信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