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县:民族团结进步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
作者:信息来源:银川日报发布日期:2023-07-24访问次数:字号:[大中小]
近年来,贺兰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企业发展与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在园区和企业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不断加强企业各族员工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多年来,各族群众守望相助、携手共建,推动县域经济稳步提升,贺兰县也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双拥模范县等多项“国字号”荣誉,共同谱写了一曲同舟共济、携手相亲的民族团结“同心曲”。
团结奋斗 引领各族群众增收致富
盛夏七月,走进百瑞源枸杞贺兰山种植基地,红艳艳的枸杞压满枝头,这里汇集了不同品种的枸杞,遍布基地各处的工人们正娴熟地采摘枸杞。
基地有关负责人孙仪介绍,基地每年为周边德林村、华西村以及金山村等地村民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其中每年固定用工约为60人,日常采摘季用工约200人至300人,到了7月采摘高峰期,用工可达600人至800人,有效带动当地移民增收致富。
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近年来,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入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企业发展全过程,带动各族群众共享增收致富果实,现已建成贺兰山东麓、中宁长山头、红寺堡区有机枸杞示范种植基地1.2万亩。
“我们三大有机枸杞种植基地每年长期安置当地农民工1200余人,枸杞采摘旺季带动农民工就业超过6000人,每年支付农民工劳务工资700余万元。”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依托百瑞源枸杞合作社,企业累计带动2000余名农民工转变为技术工人,带动万亩枸杞的销售。
近年来,贺兰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基础性工程和战略性工程进行谋划,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贺兰县委统战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该县将持续立足贺兰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用足用活用好国家支持特色小镇建设、民贸民品企业发展等政策,积极争取资金项目支持,加快发展“三新”产业,推动移民地区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增进各族群众的民生福祉。
心手相牵 绽放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走进宁夏麦尔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位于贺兰工业园区德胜片区的生产车间,浓郁的面包香气扑面而来,身穿白色工服的工人们在生产线上有序忙碌,杂粮面包、乳香片、手工蛋挞……各式各样的面包品种让人目不暇接。
宁夏麦尔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宁式烘焙食品龙头企业。企业自1988年创业至今,在不断创新发展的同时,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作为发展管理的生命线,多年来依托枸杞文化馆和企业阵地,主动融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工作中,先后荣获“全国主食加工示范企业”“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银川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企业”等荣誉。
企业总经理黄忠景介绍,企业的原料采购均源自本地农商,通过市场供应链不断增强当地农商与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在产品创新中,企业也坚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特色元素融入产品外包装进行宣传推广,讲好枸杞糕点、中式糕点的故事,带动宁夏特色旅游休闲食品新发展。
宁夏万杞园枸杞食品文化馆里各色中西式烘焙食品应有尽有,依托中小学研学旅行基地、自治区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银川市亲子教育实践基地,这里累计吸引近百所中小学校、9万多名学生前来参与体验蛋糕制作,接待国内外游客近20万人,搭建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平台,形成了蛋糕烘焙、文化旅游等为一体的产业融合模式,实现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向旅游景区延伸。
据悉,近年来贺兰县坚持以旅游融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围绕文旅结合、以旅彰文、以文化人理念,开辟稻渔空间、牡丹花乡、厚生记观光工厂、百瑞源枸杞博物馆等主题景区旅游精品线路,每年借助“中华情贺兰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石榴籽之旅活动”“插秧节”“丰收节”“冰雪节”“石榴籽运动会”等文旅活动,推进各族群众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