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风物银川 > 风物银川

不语贺兰山

作者: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23-09-11访问次数:字号:[]

  1990年9月初,父亲送我去贺兰山大水沟里的西北轴承厂技工学校,学校就是几间平房,显得十分破旧,我的心凉到了脚后跟。原本我是带着向往、追求和走出大山天地宽的梦想,却不想从六盘山下的山沟里走进了贺兰山的山沟里,这让我大失所望。这里全是石头山,少了心中的美景,我没有给父亲说心中的埋怨。那时,工厂有几位远方亲戚对父亲和我说,工厂现在正往银川搬迁,将来前途光明。我依稀记得在贺兰山的大水沟口,父亲对我没有说几句叮嘱的话,就匆匆地登上了工厂的通勤车。

  开学时,学校播放了工厂的宣传片,我在朦胧中感受到工厂的辉煌,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初心,在这里学习和生活。贺兰山是石头山,看不到几处有郁郁葱葱的景色。每到周末,宿舍里就剩来自六盘山下的几位舍友,经常去爬山,去认识贺兰山,去感受贺兰山,仰望贺兰山,心里总是闪念着“可怕”的未来——在这里读完技校将来还是工人,我怕辜负了父亲的期望,我怕和工厂里工人师傅们一样,把年华都撒在这里,我心中美好的生活、美好的理想,都在这里化为石头,留在贺兰山里。国庆节,我没有回家,给父亲写信,想回家复读——上大学。父亲来信对我说,只要我爱学习,将来参加工作了可以继续学习,学无止境。不论我搬迁几个地方,父亲给我的信至今保留着——这是父亲的教诲,更是贺兰山的胸怀包容着,激励着我一路前行。

  对于工厂,我十分陌生。那时工厂正往银川搬迁,新的工厂坐落在宁夏首府银川西面,距离贺兰山仅有五公里的路程。工厂整体从贺兰山沟里往这里搬迁,再有一年多一点时间就全部搬迁完毕,说是搬到银川就好多了。一年的理论学习结束了,走进工厂进行两年的实习。青春年少的我血气方刚,胸怀远大抱负,即将走进工厂,实习两年就可以上班了,就可以挣钱啦,美好的愿望萦绕在我心头。在毕业典礼上,当听到老师宣读我的名字,我被安排在901实习时,我感到了几丝欣慰,能走进一个技术全面的车间实习,能够当一个技术全面、技能精湛的工人,可以说十分自豪。在我的印象中,老师、老乡对我们讲,跟着好师傅能够学到技术,将来就是技术大拿。我在车间用心去干好本职工作,经常接受老师们的教诲和指导,多次被评为“青年岗位技术能手”。后来,被调到宣传部门,真正认识了工厂,认识了贺兰山。

  1965年11月9日,从辽宁瓦房店轴承厂派遣的12人踏上了西去的火车,建设西轴,支援宁夏三线建设。在“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西轴在贺兰山的大水沟里拉开了建设序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瓦轴部分职工以及部分知青把火一样的青春挥洒在这块空旷的热土中,赤脚裸背,挥镐舞锹,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风餐露宿,披星戴月,足踏不计其数的石头,心中始终恪守着一句铿锵的诺言:不能流泪,不能抱怨,让生命力在这里沉淀,把工厂从贺兰山中托起,一排排厂房,一栋栋家属楼,红峰桥、土长城、水泵房、转播台……淳朴而结实的名字,在这里响起。1970年,宁夏首套轴承在这里诞生。谁能想到在贺兰山沟里会有桥、有房,有一种生命力在这里顽强成长,有一种精神在这里传承。怀着一张蓝图画到底、一代接着一代干的坚定信念,不断开发着新的产品,开拓着新的市场,创新着新的工业,上万名职工无私奉献,在贺兰山中建立了一座现代化的工厂。然而,由于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改革开放后,西轴厂选择向银川市搬迁,通过十年的时间,把几千台设备、三万名职工和家属搬迁到银川,创造了中国三线建设搬迁的奇迹。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贺兰山——认识您,是在那个金秋的时节;走近您,是个血气方刚的小伙;读懂您,是一种奋进的精神。后来,了解到,在贺兰山中还建成了西北煤机一厂、石炭井矿务局等许多工厂,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工人们,为宁夏工业发展默默地奉献了青春年华,在这里安居乐业。

  贺兰山!您以您心灵的信念,始终不肯用那些残垣断壁和散落的砖块、石头去炫耀您的古老、您的功名,但却让宁夏工业从这里起步、发展。那些工人们把在贺兰山里的脚印留在了灵魂深处,带着无限的向往与追求,和时代的步伐紧紧拥抱。历史不会忘记您,让时光去咀嚼,去寻找和探究您走出这艰辛的脚印,在开花的季节,在收获的季节,谁又会想到,古老的贺兰山里矗立着一座座现代化的工厂。

  曾几时何?西轴厂旧址,在经受了岁月的磨砺后,渐渐地消失在一片废墟之中,那里雕塑着人与自然、人与命运抗争的痕迹,铭刻着历史的记录和评价,让我流连忘返。现在的贺兰山,山清水秀,那山、那树、那水……让我百种相思,承载了多少悲欢离合,记录了多少思盼家乡的情感。青山不语,微水无痕。父亲一生在六盘山下的乡间教书,把我送到贺兰山里,竟然是最后的诀别,再也没有走进贺兰山。我默默地回望贺兰山,像父亲临终时,对我一句话也没有说。我的青春洒在了贺兰山,在感悟中一路前行,感动着我奋发有为,激励着我胸怀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