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风物银川 > 风物银川

来贺兰“桃林又一村”,讲讲“鲤”

作者: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23-09-12访问次数:字号:[]

  9月11日上午,由银川市农业农村局、宁夏渔业产业协会主办的中国水产学会渔业历史与文化分会暨宁夏工作站授牌仪式在贺兰县“桃林又一村”研学基地举行,当天同步启动了“和你讲讲鲤——黄河鲤鱼文化科普展览”活动。

  渔文化是我国农业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与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并传承至今许多独特的渔业生产系统一渔文化遗产。黄河地区的鲤鱼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会议围绕进一步推动渔文化与科普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渔文化活态传承、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农业强区和文化强区建设展开交流。

  “桃林又一村”研学基地负责人赵大鹏介绍,黄河鲤鱼文化科普展览分布在宁夏渔业科普展览馆走廊两侧,本次展览的史料均由杭州海洋大学提供,内容涵盖了有关鲤鱼的饮食风俗、鲤鱼的进化史、黄河鲤鱼的养殖史以及渔业捕捞器具和历史,还展示了和鲤鱼有关的民族服饰、年画、刺绣、玉雕、剪纸等作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宣传、展示以鲤鱼为主的鱼文化。

  据了解,今年6月“桃林又一村”宁夏渔业科普展览馆获批了贺兰县研学教育基地,将通过“渔文化博物馆”展示黄河流域的渔生态、渔文化,让孩子们形成保护自然、亲近自然的意识。赵大鹏表示:“接下来,将依托‘和你讲讲鲤-黄河鲤鱼文化科普展览’对接中小学研学活动,持续宣传推广鲤鱼文化。”

  黄河流经银川80多公里,南北贯穿,水势陡然放缓,为银川留下了“塞上湖城”的美誉,也以良好的水质孕育了品质优良的“银川鲤鱼”。2010年,“银川鲤鱼”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银川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陆续引进了低碳高效循环流水养殖系统,形成生态循环、绿色种养殖的健康循环体系,而经标准化养殖的“银川鲤鱼”通过身份标识化和全程数字化管理,实现产品可追溯,消费者扫描合格证上的二维码,可直接查看“银川鲤鱼”的质检信息、产品详情、生产区域、产品标识,更加安心和放心。

  “我们将以银川鲤鱼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为抓手,聚焦试验示范、标准研制、舌尖安全、产品魅力等方向,建立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标准化养殖体系、质量追溯体系,开展品牌宣传与推介,提高银川鲤鱼的市场竞争力和销售价格。”银川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