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风物银川 > 风物银川

说说关于南桥巷的那些事

作者: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23-11-20访问次数:字号:[]


南桥东巷里 ,去上课的学生。记者 吴璇 摄

 双城门(1958年)。资料图片

  在银川,有不少以桥命名的巷子。比如南桥巷,就是因为临近南门桥而得名的。城市的不断发展中,这条在银川城池的南关城之外“新”形成的小巷,如今也已承载着老银川人满满的回忆。

  南桥东巷:改造后成了示范街

  南桥巷被胜利街分成两半,一半是南桥西巷,一半是南桥东巷,据1988年版《银川地名志》记载:南桥东巷命名于1981年,东起东环南路,西连胜利北街,长240米,车行道宽4米,巷内有市林业工作站、南郊变电所,郊区红花乡村民委员会等单位。

  如今,随着地名的演变,当年南桥东巷的这些“坐标”,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本东边的起点东环南路,如今叫清和南街,而那些曾经有几代人在这里奉献青春的单位,如今也已经看不见了,只剩下了一片居民区,和居民区外那些包罗万象的小商店,讲述着巷子里的烟火故事。

  这里的居民区是银供家属区,建设于1994年,至今已经有29个年头了,曾经是年久失修的老旧小区,近年来随着老旧小区改造进程的加快,不仅小区外围安装了保温层,重新进行了涂装,焕发新颜,小区内部也变得干净整洁,井井有条。

  南桥东巷还是中山南街平安示范街,巷子内各种小商店排布有序,几家广告排印店,几家不同种类的肉店,几家餐馆,都按照功能扎堆在一起,十分方便。

  南桥西巷:老巷子焕发新光彩

  说完南桥东巷,再来说说南桥西巷,按照《银川地名志》的记载:南桥西巷东起胜利北街西连玉皇阁南街,长225米,车行道宽6米。巷内有市回民第一小学、宁夏药材公司中药批发部、宁夏公路局材料库等单位。

  如今这些“坐标”几经变迁,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原本的银川市回民第一小学,如今已经挂上了银川市兴庆区实验第一小学的牌子,但周围的市民还喜欢管这里叫“兴庆区回民一小”,走在旁边几个小区如南桥庭院、公路段小区里,能见到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向学校走去。

  公路段小区也是一个有点年头的老旧小区,建于1995年,曾经也经历过破旧不堪的日子。但经过小区改造,如今看上去焕然一新。小区外围有很多方便居民生活的小店,做网套的、裁衣服的、洗衣的、美容美发的,还有宠物店,而最多的则是一些房屋维修中心,提供通上下水、修空调等服务。“老旧小区改造之前,这边的小区都比较旧,上下水不通的问题还经常发生,我们生意特别好,现在淡多了。”一家小店的老板说。

  推窗见绿的南塘园

  南桥西巷里最大的惊喜,要数南塘园了。沿着南桥西巷一直往西走到头,还有一段向南拐的巷子,连接着南塘巷,而在小巷与南塘巷交叉口一侧的地方,就是南塘园了。

  南塘园的得名也是很有来历的。据《嘉靖宁夏新志》记载,南塘在南薰门外,永通桥(即南桥)西南,过去是一片沼泽湿地,嘉靖十五年,巡抚张文魁看到这里被荒废觉得可惜,就在这里“因势修浚,植柳千株,缭以短墙,注以河流。”修建好后的南塘“周方百亩,菰蒲苹藻、鸥鹭凫鱼,杂然于中。泛以楼船,人目之如西湖,居民喜为乐土。”

  如今,南塘园虽然无法再现当年“目之如西湖”的景色,但也不失为让周边居民开门见绿的一片小小乐土。2014年修建的南塘园是我市第一批建设的小微公园之一,占地60余亩,如今已经是周围居民休闲健身、文化娱乐的好去处,每天早晚都会吸引到很多退休老人来,或是散步晨练、或是跳跳广场舞。有了南塘园,居民们生活过得充实有趣;有了居民,小小的公园也有了人气。

  消失的双城门

  南桥西巷旁还有一个地方值得一提,那就是双城门社区了。不熟悉这一带的人可能会问,这里明明看不到城门,为何会叫双城门呢?这双城门又是怎么个来历呢?

  其实,所谓的“双城门”本名叫“朝阳门”,其旧址就在胜利北街和南桥巷交会处北侧,是明清时期银川古城的南关门,1944年对其进行了改造,将原本的单门改成了双门,名称也改成了“胜利门”,但老百姓们却因为城下有双门,习惯性地将其称为“双城门”,双城门的名字由此流传下来。

  宁夏著名史志专家吴忠礼先生曾经讲过一段关于双城门的典故,解释了朝阳门从单门变成双门的原因。原来,当时宁夏的主政者听人说,如果把这座城门由单门改成双门,他们家后世子孙便能“出将、入相”,享受荣华富贵,于是后来有了双城门。

  过去的历史早已如云烟消散,如今生活在这里的,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市民,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半辈子都生活在这里,早晨去南塘园里锻炼锻炼身体,顺路到早市买点蔬菜准备午餐,还要惦记着接送孙子上学,生活平淡而又认真,才是真正的市井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