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风物银川 > 风物银川

行走在非遗风景里

作者: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23-11-23访问次数:字号:[]

 

 

  在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时代,非遗宛若一座富矿。为进一步挖掘黄河流域非遗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讲好宁夏黄河流域故事,打造宁夏黄河流域非遗品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化发展。宁夏文化和旅游厅举办为期两个多月的“非遗进万家·文旅展风采”——2023年宁夏黄河流域非遗作品创意大赛活动。11月16日至19日,记者跟随“看宁夏·行赏撷英”非遗创意采风团走进固原市、中卫市实地探访,充分领略了宁夏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的丰硕成果。

  非遗精彩实践

  非遗系统保护

  走进位于中卫市城区北部的中卫高庙,绘制在门框、窗楹、檐角、梁木之上的图案五彩缤纷、栩栩如生,这些彩绘都出自中卫建筑彩绘非遗传承人陈进德和他的团队成员之手。中卫建筑彩绘发源于明清时期,吸收了苏式彩画、和玺彩画、旋子彩画的特色,并衍生出“钻花夔龙”“松节彩子”“如意头”等地方独特图案,2021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作为传承人,我最大的心愿便是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陈进德说。

  在陈进德的带领下,他的家人都从事建筑彩绘,也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建筑彩绘事业中来。近些年,随着传统文化回归,越来越多的人被建筑彩绘色彩缤纷、内容丰富的画面所吸引,中卫建筑彩绘也逐渐走进了很多寻常百姓家。

  “来宁夏,一定要漂羊皮筏子。”这是大多数外地游客的心中所想。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普及,“羊皮筏子”的运输作用日益减弱,现在成为了宁夏黄河观光旅游的一大亮点,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同时也是宁夏中卫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个羊皮筏子由14只囫囵剥下的山羊皮囊组成,要经过选羊、蜕皮、脱毛、灌油灌盐、吹气、扎口、暴晒等十余道工序制作而成。”中卫市羊皮筏子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周德男说,皮囊按“五四五”的方式绑缚于宽1.7米、长2.4米的木框上。由于它的轻巧、灵动和广泛使用,被誉为黄河文化的“活化石”。

  位于同心县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展列着国家级非遗项目9项、自治区级非遗项目8项、市县级非遗项目21项,共计628件(套),这些艺术瑰宝频频走上国内国际大舞台并获奖。泥哇呜、剪纸、刺绣……在同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能真切看到同心民间艺人制作的各种非遗产品,还能现场欣赏制作全程,直观感受同心历史文化的丰富性、地域性及民族性。刺绣版《清明上河图》、剪纸版《西行漫记》……在这里,一件件文创产品构思精巧,引得游客们纷纷购买。

  同心县传统艺术馆将红色文化纳入重要创研实践,非遗传承人通过查阅相关红色历史资料,创作了《让水》《红军来到咱宁夏》《三军汇聚同心城》《红色茶壶》等150余幅作品。艺术馆自成立以来,就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创作研发导向,突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题,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作内容包含亲如一家、同舟共济、血脉相连、守护团结等多种题材,在助力乡村振兴、强县富民中创作体现新时代、新思想、新文化。

  黄羊古村落位于中卫市中宁县余丁乡,是中宁县仅存的一个基础完好的古村落。村子始建于明清时期,已有500多年历史,至今村里还有很多老房子,百年以上的枣树也有300余棵。新农村建设中,在中宁县政协委员的呼吁下,村里的这些老房子保留了下来。2020年,余丁乡引进了佳钰(宁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一期总投资8000万元,按照“保留修缮原始古村民居、新建古村外围功能区”的原则,将黄羊古村落打造成为集文旅观光、研学写生、美食康养于一体的休闲旅游区。

  “村子北部有3000多亩的沙漠,还有双龙石窟、长城遗址、黄羊湾岩画、胜金关等文化遗址,村内还有‘黄羊钱鞭’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为黄羊古村落注入了特有的文化元素。”黄羊古村落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见到“黄羊钱鞭”第五代传承人刘自寿时,他正和几个村民琢磨新动作。他们身着盛装,左右手各执一根两头系着红绿色麻缨并嵌有铜钱的竹竿,伴着音乐欢快起舞,将钱鞭击打出哗哗声,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幸福。“黄羊钱鞭”是流传于当地的一种集舞蹈、健身、防身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随着时代变迁,“黄羊钱鞭”逐渐演变为一种可强健体魄、美化生活、沟通情感、增强凝聚力的大众化民俗娱乐活动。

  刘自寿从7岁时就跟爷爷跳钱鞭舞,后来村里的小学开设了钱鞭课程,老师手把手教学生打钱鞭。“黄羊村的钱鞭队现在有200多人,最大的60岁,最小的7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的‘黄羊钱鞭’融合了秧歌、腰鼓和广场舞等动作,套路也从十几种发展到了100多种。”刘自寿说,“黄羊钱鞭”2012年被列为宁夏非遗项目,2020年12月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宁县文化馆还精心打造了“非遗大课堂”线上文化节目,将“黄羊钱鞭”列入线上学习课程,引导更多群众学习非遗文化。

  “长脖子雁,扯红线,一扯扯到中宁县,中宁的丫头会擀面,擀的面薄扇扇,切的面细线线,下到锅里嘟噜噜转,舀到碗里一根线……”这是流传于中宁县的一首民歌,歌中描述的就是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中宁蒿子面制作工艺。中宁蒿子面是一种民间特色小吃,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一盆蒿子粉,通过和、揉、饧、擀、晾、叠、切、放八道工序,在传承人于振玲的巧手中变成了一根根细如丝线的面条,再配上一勺色泽诱人、肉香浓郁的臊子,便成了中宁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

  为了将中宁蒿子面的制作技艺传承下去,于振玲几乎年年都举办培训班。2011年至今,她已培训来自北京、天津、河南、重庆、河北及宁夏区内的学员100多人。

  非遗创新发展

  随着时代发展,宁夏多项非遗技艺从过去的抢救性保护、展览式传播,逐步回归生产实践,连接现代生活,展现出日新月异的时代气息和创新活力。

  来到有着“高原绿岛”美誉的“丝路古城”固原市,探访隆德县城关镇红崖社区的红崖老巷子民俗文化村,体验宁夏非遗代表性项目“隆德暖锅”“高台马社火”,深度感受到了宁夏非遗代表性项目的独特魅力。

  红崖老巷子距隆德县城1公里,总占地20万平方米。这里依山傍水,环境清幽,保留了古村落的生产生活场景,再现了当地的人文历史、民俗特色、建筑风格。遍布老巷的耙、犁、耱、叉保留了农耕文明的痕迹,石磨、古井、古柳、老钟显现了老巷的沧桑,书画、剪纸、刺绣、宫灯元素则彰显了“中国民间文化之乡”“中国书法之乡”的魅力。近年来,在政府的科学规划和引导下,红崖村在保护古村落的基础上,以“千年隆德县,百年老巷子”为主题,打造集红色旅游、文化体验、养生度假、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特色村庄,助力脱贫攻坚,很多村民由此走上了致富路,过上了小康新生活。2019年,红崖老巷子被确定为国家3A级景区,已成为体验乡土风情、了解民俗文化、感受农耕生产、记住乡音乡愁的绝佳去处,被游客誉为“六盘山第一村”“宁夏最美的巷子”。

  隆德县民间文化源远流长,民间社火种类繁多、品种齐全。其中,始于明清的“高台马社火”是最具特色的一种。“逢年过节,大家为了娱乐生活,每家每户出马匹,长者穿上袍子,在马上表演《盗仙草》《西游记》《白蛇传》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高台马社火”第三代传承人赵世荣说,“不是谁都可以上高台的,也需要能够表演戏剧、骑马以及刀、矛、剑、戟等真功夫。”近年来,隆德县新和村依托“高台马社火”非遗传习基地,开发了马社火展演、骑马观光、农事体验、休闲采摘等旅游项目,加快推进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

  海原县民间自古以来就有刺绣的传统,心灵手巧的妇女们把花鸟、美景一针一线绣在各色花布上,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海原刺绣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我们也在努力创新,让刺绣传统技艺重获生机,发展成文化产业。”宁夏非遗代表性项目海原刺绣传承人乔亚茹从事刺绣已经有20多年,她不但自己努力钻研刺绣新品,还带动家乡妇女从事刺绣来增加收入,初学者1个月能有800元至1000元的收入,熟练工1个月可以拿到1500元左右。

  “我们通过深入挖掘地方特色非遗文化,积极培育以刺绣、剪纸为主的文化产业,将扶持刺绣剪纸非遗文化产业作为农村贫困妇女创业就业、增加收入的主渠道进行培育发展。”海原县文化馆副馆长陈瑜说,从2015年开始,海原县立足刺绣剪纸资源优势,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孵化创业基地,按照“一园多用”理念,集刺绣剪纸加工、展示、销售、培训和旅游购物电商平台于一体。截至目前,基地已吸纳刺绣剪纸合作社12家,其中刺绣合作社8家,实现了产品设计研发个性化、产品包装一体化、产品生产订单化、产品质量标准化、产品工艺精品化、经营管理规范化、手工制作分散化的目标,带动当地创新“非遗+文创”模式,让非遗产业“活”起来,“赋能”乡村振兴。

  随着创意采风、专题讲座、作品巡展等活动的陆续开展,宁夏非遗正在积极探索发展的新路径,进行市场化运作,在生产生活方式剧变的今天,让非遗项目得到活态传承,以崭新的姿态连接古今、改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