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风物银川 > 风物银川

金凤区:勇毅前行干在前,风劲扬帆正当时

作者: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24-01-09访问次数:字号:[]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回首过去的一年,作为首府核心区的金凤区,展露出前所未有的拼劲与韧劲。

  追光逐梦的2023年,金凤区地区生产总值达360亿元,经济密度保持全区首位;成功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通福家园社区、 民生花园社区入选国家完整社区建设试点;16项国家级荣誉、28项自治区级荣誉精彩闪耀;湖畔嘉苑物业服务提升典型案例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9602个“办证难”问题有效化解;2473套“保交楼”住房顺利交付……

  这一串串沉甸甸的数据背后,是金凤区全体党员干部厉兵秣马、撸袖实干结出的硕果,更是金凤区全体人民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再上新台阶交出的一份厚重提气的“成绩单”。

  产业振兴有力量 经济发展动能强

  产业是经济之本、发展之基。翻开产业振兴的经济版图,2023年的金凤区处处是精彩、时时有惊喜。

  这一年,金凤区黄河东路街道盈南村党支部书记张学全四处奔走招引楼宇经济合伙人,枸杞、葡萄酒、咖啡等产业纷纷落地村里的写字楼;这一年,第六代商业综合体悠阅城盛大开业,百年汽车品牌阿斯顿·马丁落户悠阅城,“消费在金凤”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这一年,“东数西算”宁夏枢纽长三角“飞地园区”在杭州揭牌,作为宁夏首个落地长三角的数字经济“飞地园区”,它让西北小城银川与数字经济领头雁杭州距离越来越近……

  开拓前行的足迹中,金凤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回首望去,涌现在城市沃野的经济鼓点奔腾激昂:

  年度投资156亿元的87个重点项目按期开工、有序建设,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再破百亿元;

  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150场,20万张消费券撬动消费6.3亿元,悠阅城盛大开业激发城南商圈消费新活力,览山公园成为网红打卡地;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自治区首家“人工智能云生态产业园”成功落户,中蒙大宗商品跨境交易直通平台启动运营,中阿跨境电商直播产业园落地见效;

  28栋特色楼宇先行先试闯出“以楼聚产”发展新路径,阅海湾中央商务区获批中国楼宇经济标杆商务区;

  威力传动成功在深交所创业板敲钟上市,塞北雪面粉斩获国家粮油行业最高质量荣誉“金谷奖”;

  都市现代农业更具特色,64个乡村振兴项目点亮美丽乡村,“南果北种”农科成果获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专题报道。

  创新驱动有活力城市发展迎曙光

  创新驱动蕴含无限潜力。在大道至简、整合重组间,城市高质量发展迸发出无穷活力。

  2023年,金凤区良田镇泾龙村的农耕文化研学基地火出了圈,不到一年时间村里的闲置荒地赚了7万多元;同一时间,良田镇园子村经济合作社领到了金凤区近10年来发放的第一本林权证,林权证搅活一池春水释放出更多经营活力;宁夏水投金凤水务有限公司为黄河水农田灌溉开启了精准配水模式,科技赋能让水资源一点都不浪费……

  这是金凤区“六权”改革释放出的蓬勃朝气。在“六权”改革的强力加持下,金凤区收储入市工业用水40万立方米,新颁发土地经营权证书1054本,完成排污权交易27笔,用能权、碳排放权完成既定任务。

  “六权”改革是个缩影。2023年,金凤区响应区市号召吹响了创新驱动战略的集结号,一幕幕看得见、摸得着的发展实效让城市高质量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这一年,金凤区便民利企服务持续升温,出台了“稳保促20条”“提振经济10条”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减免税费6.15亿元,净增市场经营主体1.7万户,民营经济占全区GDP比重提高到55%。

  这一年,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5家、小巨人企业11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科技型企业数保持全区首位。金凤区建立了高层次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周转池”,申报区市人才项目24个,建成“引凤创梦”宁夏特色产业加速基地。

  这一年,金凤区改造老旧小区35个63.3万平方米,惠及群众7400余户,中北部海绵城市示范片区成效初显,34个内涝隐患点位全面消除。完成 57条153公里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金凤五路等4条城市道路建成通车,正源南街凤悦隧道全线贯通,道路通行效率显著提高。

  生态优先有朝气绿色发展成色足

  好山好水兑“真金”。这是金凤区持续践行的生态优先战略。在一个个播青撒绿的林道间,在一次次扬尘治理的铁腕守护中,在一项项生态修复的工程项目中,金凤区以生态优先换来绿色高质量发展,让城市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2023年,市民陈迎春和汪军霞的名字和电话在宝湖公园里公示。他们是金凤区自然资源局公示的首批“市民园长”。他们协助公园管理员维持园容环境和游园秩序,代表百姓监督绿化管护、安全生产、卫生保洁、垃圾分类等综合管理工作。

  宝湖公园在2023年被评为自治区美丽河湖。“市民园长”的参与,为公园治理增添了新力量。事实上,无论是在公园林地,还是在湿地水系,生态保护已经成为一项全民参与、福泽子孙的大事。

  在新落成的罗家湖公园,休闲晨练的市民络绎不绝。“幸福金凤”的生态密码让城市品位不断提升。目前,金凤区辖区内已投资建成罗家湖小微公园、湖畔嘉苑小微公园等20余处小微公园,城市“三绿”指标稳居全市首位,生态优先成为金凤区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

  2023年以来,金凤区累计治理裸露空地46万平方米,92个建筑工地“六个百分百”扬尘治理措施全面落实,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80天。

  值得一提的是,金凤区在全市率先完成251处入河湖排污口排查核实,首次与贺兰县建立跨界河流水污染防控机制,河湖“四乱”问题动态清零,区控断面水质达到考核要求。同时,投资7352万元完成清洁能源改造3940户。集中整治街巷卫生脏点1700余处,建成17个“无废细胞”。

  民生福祉有温度 幸福金凤来敲门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教,这是时刻在金凤区上演的幸福画卷。透过这张幸福画卷,我们看到了金凤区为推动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的努力。

  2023年,金凤区68岁独居老人刘海君家里,免费装上了烟雾感应器、L型扶手、一字型扶手、一键呼叫报警器。刘海君激动地说:“有了这些智能设施,上厕所洗澡更方便安心了,有个啥不舒服按这个报警器社区工作人员就知道了。”

  与此同时,金凤区优贝贝托育中心作为“社区合伙人”被引进金凤区居安家园社区。居民家门口有了“阳光小芽儿”托育中心,0~3岁的宝宝们在这里可以得到周到的照顾。

  另一边,西湖社区引入宁夏润琦人才服务发展集团,将就业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还因地制宜推出了“假睫毛手工工坊”、便民零工服务。

  朝夕美好在金凤区有着最温情的注解,青年有为在金凤区有着最生动的实践。2023年以来,金凤区新建社区食堂13个、社区老年大学3所、养老服务示范点8处,新增婴幼儿托位2400个,每千人口托位数处于全区领先,新增城镇就业1.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万人。高标准打造户外劳动者服务新阵地12个,金宇名庭、通福家园社区劳动服务站入选全国“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

  在逐渐优化提质的社会服务中,百姓安居乐业,享受着高品质的医疗教育服务。数据显示,2023年金凤区投资5.4亿元新扩建教育项目7个,新增学位6750个,新招录教师366名。

  同时,金凤区还新改扩建基层卫生服务站7个,群众“小病”首选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率大幅增长,社区戒烟综合干预工作获得世卫组织、国家卫健委高度肯定。

  依法治区有韧劲和谐稳定佳话多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依法治区战略,为“平安金凤”铸下铜墙铁壁,和谐稳定的故事在这里时刻上演。

  2023年,金凤区良田镇和顺新村村委会主任陈永东心情格外舒畅,因为找他调解矛盾纠纷的人少了,他的“老陈说和事”调解平台成为大家聊天唠嗑的地方,聊的是村民安居乐业的家常,唠的是民主法治的佳话。从2011年搬迁到良田镇至今,和顺新村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

  这一年,和顺新村获评自治区民主法治示范村,金凤区累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9545起,治安警情、网络舆情、社会民情整体形势稳定向好。和谐稳定、安定团结的氛围,让百姓安全感、幸福感倍增。

  和顺新村的故事不是个例。基层善治的智慧,以未来社区建设、物业管理服务示范区创建为抓手,打造出了金凤样板。2023年,金凤区未来社区建设为自治区蹚出新路,七子连湖社区18项配套服务打造全龄友好普惠生活圈,居安家园“社区合伙人”共建模式助推9大场景实现“家的延伸”,一批善治之举让基层治理优化升级。

  此外,金凤区在全市率先启动了物业管理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创新推出了“1134”物业服务管理新路径,彻底解决了31个小区“脱管失管”难题,居民小区业委会、物管会组建率升至90%、物业服务覆盖率达99%,中强巷社区等9个老旧小区“连片式”管理实现了“1+1>2”良好成效。

  通过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金凤区摸排整改各类隐患2.7万余条,工商业燃气用户“三件套”加装率达100%,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下降40%。

  长风破浪,未来可期。金凤区正全力奔跑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途上,未来将聚焦“强首府”战略,为开创先行区示范市建设新局面,努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银川新篇章贡献金凤力量。

  本报记者 陈玲/文 本版图片均由金凤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