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优功能 完善基础设施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作者: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24-05-08访问次数:字号:[大中小]
亲水大街贯通城市南北(3月27日摄)
阅海环湖绿道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4月15日摄)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事关城市功能完善、群众生活品质提升,是重要的民生工程。近年来,银川市相继实施交通疏堵“6+N”工程,大力实施改造立交节点、打通断头路、改造慢行绿道等交通疏堵工程。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指数下降20%,路网密度达到5.8公里/平方公里的目标。交通疏堵经验做法成为宁夏唯一入选全国主题教育整改整治典型案例,为其他城市系统提升交通环境提供了“银川经验”。
优化道路提升通行效率
家住金凤区宝湖天下小区的刘女士每天都要从南绕城经过新建成的悦凤隧道回家,家门口的“堵点”打通后,每天都能节省十多分钟的时间,道路畅通了,刘女士的心情也变好了。悦凤隧道是正源街与宝湖路交叉口快速化改造工程的一部分,悦凤隧道的实施,将该路口的交通进行立体化改造,大幅提升了这一路段的通行效率。
“不仅有下穿隧道,同步建设的还有两座人行过街天桥,实现了重要路口人车分离。”刘女士说,这条路无论是开车还是步行,走起来既快捷又安全,缓解了周边居民区和学校学生的出行需求。
目前,贺兰山路与民族街交叉口快速化改造工程、银川综合客运枢纽(扩建工程)火车站通道二期车行通道工程、金凤五路(正源街-民族街)道路工程、团结路(民悦街-凤凰街)道路工程、尹家渠街及凤凰街下穿通道打通工程、正源街与宝湖路交叉口快速化改造工程等6个重点工程已完工,完成投资6.91亿元,新增市政道路5.52公里;实施配套项目79个,完成投资7.79亿元,新增市政道路23.48公里、新增慢行绿道60.3公里。
通行效率的提升,离不开科学谋划,银川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前期结合群众意见征集情况,将37处拥堵点和14条拥堵路段确定为治理重点,将改善市政道路、停车泊位、公交及慢行系统一体推进实施,让群众所需所盼得到充分回应。
“一夜修一路”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近日,不少市民发现夜幕降临之后,市政工人就会对我市部分道路进行局部封闭,开始对道路病害开展维修,第二天道路会焕然一新恢复通行。这就是银川市城市管理局近年来打造的为民服务品牌“一夜修一路”,将道路维修安排在夜晚车流量较小的时候,虽然增加了维修难度,但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小了很多,得到了群众的广泛称赞。
“一夜修一路”也是银川市民生“十心”实事的重点工作之一,今年主要维修整治清和街、宝湖路等主次干道破损、塌陷、鼓包路面3000处(总面积8万平方米)。银川市城市管理局市政工程管理处主任杜灵军介绍,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是“品质强市”的重要抓手,城市管理部门除了采用“网格化”巡查模式,还结合“12345”市民服务热线、微博等渠道,将群众反馈的主次干道路病害问题和诉求,第一时间优先、快速处置,力求在最短时间内消除安全隐患,切实保障市民“脚下安全”。
通过科学谋划,大力提升城市精细化水平,我市项目建设、交通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出行结构得到改善。在优化道路硬件的同时,市交警部门在加快推进智慧交通建设和绿波城市建设方面持续发力,利用交通数据信息,优化重点区域拥堵路网交通组织,优化路口渠化设计和信号灯配时,优化重要节点改造设计方案。通过整合交通数据信息,加强了信息互联互通,为市民提供了实时、准确的导航路况信息和交通管理信息,交通出行引导服务得到了提升。
数据赋能 提升城市智慧管理水平
随着机动车数量日益增长,停车难成为城市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银川市向地下要空间,利用学校、公园等公共空地规划停车场,统筹城市小微公园、医院、党政机关、新建中小学校等资源,规划建设地下停车场。中山公园位于我市老城区,停车资源少,游客多,再加上周边住宅和商业区域较多等原因,无法满足停车需求,通过建设地下停车场增加停车泊位,有效缓解了停车紧张的问题。目前,经过统筹全市小微公园、医院、党政机关、新建中小学校等资源,我市增加泊位1200个,小区停车泊位增加1300个,市辖三区推行停车错时共享,释放泊位3000个,有效拓展了我市的停车资源。
此外,我市还积极拓展静态交通管理平台覆盖面,打通泊位信息壁垒,提供在线查询和预约泊位服务,加强停车信息共享与交通引导,进一步缓解了静态交通压力。打开“顺泊停车小程序”,通过无感签约就能实现一次扫码、全城通停,车辆离场时扫码一键绑定“顺泊停车小程序”并开通免密支付,绑定车辆就可实现快速离场。
“这套管理系统可以实现车位提前预约,能根据导航精确寻找车位,也能有效实现人流、车流密集区域的分流和疏导,通过智慧化、信息化、平台化的建设管理,切实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潮汐利用,最大限度提高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银川城市建设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祥说,未来平台还将与银川市智慧城市、银川市网信局、银川交警部门实现数据共享,争取尽快让全市的停车场都可以使用该程序。
银川市的城市精细化管理还体现在公共设施布局方面,近日公布的《银川市2024年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提到了优化住宅配套充电桩比例政策,要求新建住宅小区按车位数100%负荷(7KW/个车位)安装专用变压器及出线柜,管道和桥架等其他充电基础设施,要按100%预留空间、荷载,按车位数20%布设分流箱。目前,我市各企业在市区内正在快速推进新能源充电桩产业布局,现有的一些主流导航软件已经可以清楚地显示公共停车场的充电桩数量以及空闲充电桩的数量,通过数据赋能,城市管理变得越来越精细,群众的体验感也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