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风物银川 > 风物银川

意志巷的韵味

作者: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24-10-23访问次数:字号:[]

意志巷。

  说起宁园,银川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的。东有玉皇阁,西有鼓楼,让位于两座古建筑身边的宁园自带文化气质。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不是宁园,而是紧邻宁园南侧的意志巷,很少有人熟知它的名字,人们却又常常穿行于此,那些属于这条巷子的独特韵味,令人沉醉。

  在这里体验不同境界

  从重庆来银川开了十几年重庆川菜的王波熟悉银川的很多街巷,而意志巷给他的感觉最特别。“来我这吃饭的大都是老主顾,有的一进门说‘老样子’,我就知道要上什么菜了。”王波说,很多人喜欢来这条巷子吃饭,不仅因为这里各色餐饮齐聚,有川菜也有江南小吃,有家常面食也有特色私房菜,有热腾腾的火锅也有冰冰凉的饮品,一进巷子就能感受到这里浓浓的烟火气。最有趣的是,出了餐厅,既有新华商圈的热闹,又有宁园的雅静,在这里穿行而过,能充分体验到不同的境界。

  “年轻人喜欢新鲜,走过意志巷到步行街,就是另一番天地。周围小区的老人们喜欢清闲,穿过意志巷进了宁园打打牌、唱唱戏,有他们自己的生活节奏。还有一家人老老小小的,都爱在这里停下脚吃口饭,热热闹闹的,看着就温馨。你瞧,是不是人生百味都在意志巷呢?”王波继续走进厨房忙起来了,餐厅内每张桌边都坐满了来吃饭的食客,生意格外好。

  与王波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宁园铜锅”餐厅的老板陈光冉。在他看来,自己的店能在银川小有名气,除了味道好,关键是沾了宁园的福气,也是意志巷这条巷子特殊的地理位置带来的好人气。“现在巷子有了新变化,感觉未来会越来越好,还是很期待的。”

  我们老了,巷子还年轻呢

  《银川市地名志》(1988年版)中记载:意志巷东起新宁巷,西连朝阳街,1987年西延至鼓楼南街,长365米,车行道宽3~4米。旧名邻阳会馆巷,1947年改名益智巷,1970年更为现名。原东起中山南街,1949年后阻断成现状。巷西段北侧为宁园及街心游憩地。

  这便是属于意志巷的“名片”内容了,但是在一些老银川人眼中,这条巷子是自己生活的地方,更是存放着生命记忆的地方。“刚解放那会,我爸妈从陕西来到银川,当时就住在这片的平房里,我就是在这里出生的。我小的时候,这里都里成片的土房子,条件好些的人家门口停着自行车。”常有德老人感慨地说,自己现在已经67岁了,但对小时候在“益智巷”的生活记忆犹新。“那会儿出门都是认识的人,朝巷子里喊一声,就有一起玩的小孩跑出来,城门楼子是我们常去的地方,还有再远一点的芦苇荡,冬天捉鸟,夏天摸鱼,好玩着呢!”

  常有德说,宁园是1987年建成的,记忆中就是在那年国庆节时开放的,不过那时候全家已经搬离了当时的“意志巷”,不过只要有时间,全家人就会到宁园转转,到熟悉又陌生的巷子里转转。“这些年巷子变化太大了,国庆假期我家姑娘带我来这边吃饭,人山人海的。没想到,真是没想到!挺好的,我们老了,可巷子还年轻呢!”

  巷子里的他们正青春

  在意志巷靠近玉皇阁转盘的路边,有一家青年旅社,老板是个爱生活、爱旅行、爱电影的年轻人,给旅社起的名字叫“浮游”。这名字看似起得飘忽,但是在事业上,年轻人却很是脚踏实地。

  老板说,旅社之所以起这个名字,是源于那句著名的“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在他看来,人生应当珍惜当下,自由自在,不受拘束,去做想做的事,去爱想爱的人,不留遗憾就好。于是,更多的年轻人在意志巷相遇,属于他们的故事,也将被年轻的意志巷记住。值得一提的是,走进旅社,可以看到里面装饰着87部奥斯卡获奖影片海报,将怀旧与现代相融合,弥漫着光阴的味道。这里与门外充满中式韵味的园林彼此呼应,别有一番趣味。

  今年国庆假期,意志巷成为鼓楼街区五条街巷改造的其中一条,代表着“酸”,弥漫着宁夏葡萄酒的香醇,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走进小巷。相信未来的意志巷,不仅有地方吃,有地方住,这里还会成为很多年轻人创业起步的地方,巷子里搭建好的帐篷摊位,或许可以成就无数个青春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