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银川|世界遗产西夏陵:镜头里的沧桑巨变
作者: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25-07-16访问次数:字号:[大中小]

卡斯特飞越贺兰山时拍摄的西夏陵3号陵。

卡斯特飞越贺兰山时拍摄的西夏陵1号陵和2号陵。

1987年,考古人员在发掘西夏陵3号陵东碑亭遗址。

2001年拍摄的西夏陵3号陵地面建筑遗迹考古发掘现场。

1988年,美国旅游者来到西夏陵,对文物古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25年7月9日在西夏陵博物馆拍摄的西夏陵出土文物红砂岩石雕力士志文支座。

2025年7月5日在西夏陵博物馆拍摄的西夏文灰砂岩残碑。

宁夏博物馆展出的西夏陵出土的鎏金铜牛。

2025年7月10日拍摄的西夏陵3号陵。
7月11日,一记落槌声在法国巴黎响起,“西夏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60项世界遗产。
历尽沧桑的西夏陵,与其中暗藏的中华文明密码,一夜之间进入全球视野。
西夏陵坐落在贺兰山下,面向九曲黄河,俯视着银川平原,包括9座帝陵,271座陪葬墓,一处大型北端建筑遗址和32处防洪工程遗址。
1972年首次考古发掘,1988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25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西夏陵保护管理工作持续“升级”,获得世界遗产委员会高度评价,整个陵区面貌焕然一新,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和西夏学爱好者前往。
千载风霜,一朝名动天下。巍巍西夏陵安然伫立,与贺兰山苍茫一体、雄奇壮观,多民族多元文化千年前的交融,造就了独特璀璨的西夏陵。这种多元共生的智慧,作为文明发展的密钥流传至今,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启迪和借鉴。
史书终会泛黄,文明生生不息。中国历史如此鲜活,中华文明如此灿烂,连接古今的西夏陵,正期待人们来此寻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