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书香政协 > 读书分享

读鲁迅许广平《两地书》

作者:信息来源:银川日报发布日期:2022-08-25访问次数:字号:[]

浪漫爱情,朴实情话

——读鲁迅许广平《两地书》


《两地书》

作者:鲁迅 许广平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6月


《两地书》,是鲁迅和许广平的通信结集,它是“大先生”鲁迅和“女文青”许广平的定情之作,一部感动国人的“爱情两地书”。135封书信完整记录鲁迅与许广平的爱情轨迹,生动再现了20世纪20年代鲁迅与许广平的爱情、思想与生活,从北京到厦门,从厦门到广州,从广州到上海,鲁迅和许广平从师生、到知己,最后成为爱人。


“我寄你的信,总要送往邮局,不喜欢放在街边的绿色邮筒中,我总疑心那里会慢一点。”我们难以想象这样患得患失如同毛头小子般的情话,出自那个写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先生。直到看了《两地书》后才确信无疑:原来那个“执笔为枪”、在文字世界里近乎冰冷无情的男人,也有如此柔情、如此不安的一面。书信中,两人间近百年前的油盐酱醋茶,现在读来依旧鲜活,充满着烟火气:浪漫爱情,朴实情话。


许广平在信中说:“苦闷之果是最难尝的,虽然嚼过苦果之后有一点回甘,然而苦的成分太重了,也容易抹煞甘的部分……而苦闷则总比爱人还来得亲密,总是时刻地不招即来,挥之不去。先生,可有甚么法子能在苦药中加点糖分,令人不觉得苦辛的苦辛?而且有了糖分是否即绝对的不苦?先生,你能否不像章锡琛先生在《妇女杂志》中答话的那样模糊,而给我一个真切的明白的指引?专此布达,敬候撰安!”


通信是从这样的一次试探性的询问开始。“先生,理想烟雾弥漫,前程灰尘覆盖,黑夜吞食寂寞无知,道路坎坷,人生暗淡,先生,我怎么办?!”睿智的鲁迅,他以一个师长姿态,用冷峻幽默的自嘲安抚小学生迷茫的心灵:“我自己对于苦闷的办法,是专与袭来的苦闷捣乱,将无赖手段当做胜利,硬唱凯歌,算是乐趣,这或者就是糖吧。”师长鲁迅谆谆教导,学生许广平洗耳恭听。这次通信,是日后两人长达一百三十五封通信的开始,也是两人相互扶持走过一生的起点。


鲁迅第一封回信里用的称呼是“广平兄”,信里内容尽是些关于人生、战斗、社会等大话题。后来称呼变了,“广平兄”换成了“乖姑”和“小刺猬”,信里讲述的都是生活琐碎,如“牙齿补好了,只花了五元”“我现在只望乖姑要乖,保养自己,我也当平心和气,渡过豫定的时光,不使小刺猬忧虑。”……他的署名也跟着变换,从“鲁迅”到“迅”再到“你的小白象”。这就是鲁迅先生,他自称“你的小白象”,着实太有冲击力。


我们终于见到鲁迅先生对爱情的柔情,可爱,鲜活,率真。他向许广平表明戒烟的决心,但实际上知道自己不可能戒得掉,所以说“但愿明年能够渐渐矫正,并且也不至于再闹脾气了”。那意思分明是说,我知道很困难,但爱情能让我克服这个毛病。


爱情,或许从古至今大同小异,离不开吸引倾慕,甜蜜欢乐。然而鲁迅先生的爱情似乎有那么一点点不同,更多的是彼此相互关爱扶持,分享隐秘和艰难。他们遇见太晚,只携手走过了短短10年,但爱情是从来藏不住的。书中那些琐碎的日常与平淡的叙述,让人看到了刻骨铭心的柔情:原来,爱情有时候不一定轰轰烈烈,朴实情话也同样让人感动。


甘武进(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