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杂谈 唐诗宋词中的劳动赞歌
作者: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24-04-30访问次数:字号:[大中小]
历代文人墨客用生动的笔触,写下了许多洋溢着真挚情感的文章,犹如一座“百花园”。笔者认为,唐诗宋词中的“劳动诗篇”是其中最绚丽的一朵。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一诗,形象地刻画出烈日当空,农民在田中辛勤劳作的场景。白居易在《观刈麦》里,把劳动的艰辛描写得细致入微、生动感人。“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麦收时节,妇女领着小孩去田野,给正在割麦劳作的男子送饭送水,这些农民埋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累得筋疲力尽也不停歇,只为了能够多干点活。读着这样的诗句,我们不得不为诗人对农人的同情与怜惜所感动。
宋人范成大则带来了另一种别样的田园劳动生活景象,他在《四时田园杂兴》中写道,“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作者用清新的笔触,把夏日农村劳动的热烈场面写得栩栩如生:男耕女织,日夜操劳,虽然辛苦,却也其乐融融。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宋人翁卷在《乡村四月》中,提到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交相辉映。四月正是乡村里最忙的时候,刚刚忙完蚕桑的事,又要忙着插秧了。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文字,展现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大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无比热爱。
诗人笔下的“劳动”美不胜收,那么在词人的华章里又是怎样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这是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中的村居生活与劳动场面:一家老小,白发老人欢度晚年,纯真孩童快乐玩耍,年富力强的人挥汗劳动。和睦家族就是这般岁月静好,而劳动才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源泉。
诗人们不但写农村农民,也讴歌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有赞美冶炼工人的,例如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有讴歌烧瓦工人的,比如宋代梅尧臣的《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有怜悯蚕农的,唐代杜荀鹤在《蚕妇》中写:“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也有体恤渔民的,宋代范仲淹在《江上渔者》中写:“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唐诗宋词中有关劳动的美妙华章,既让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熠熠生辉,又使读者在诗意长卷里,领略了不同行业、不同劳动者的风采。不妨让我们在这个充满希望和祝福的季节,静静品读这些文字,于盈盈诗香中,向所有劳动者致敬!
马晓炜(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