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书香政协•网上书院 > 阅享

浅议“读书得间”

作者: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24-06-04访问次数:字号:[]

  5月,北京大学一名药学专业大二女生分享了她的一段经历,引发了广泛关注。该名学生生化课的课程报告需要探究生活中的生化知识,她就想看看能不能利用生化知识提高800米跑步测试成绩,恰巧发现了相关论文,据此,她自学了科学的长跑训练方法后,只用一周时间,就把800米成绩从4分钟多提升到3分29秒。不少网友在得知了她的这段经历后,纷纷直呼:思路又打开了!

  那么,这位女生为我们打开了哪些思路呢?在我看来,可以用一句成语“读书得间”概括。读书得间,源于中国古代的读书文化,意指在读书过程中,其一,要读出书中的言外之意和精髓;其二,要从中受到启发,举一反三,有所创新。这种读书方法强调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

  这名女生可能并不知道“读书得间”,但她的学习行为却完美地诠释了这一读书方法。

  首先,她并没有将所学的生化知识仅仅停留在书本的层面,而是将其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实现了学以致用。通过进一步拓展学习,她掌握了中跑和长跑训练中的能量代谢、肌肉疲劳、神经调节等方面的知识,为后续的800米跑步训练提供了科学指导。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展现了她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更展现了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创新思维。

  其次,她将这些理论知识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出了科学的训练计划。根据论文中的指导,女生调整了自己的呼吸方式、步频、步幅等,使得跑步过程更加高效。同时,她还注重饮食和休息的调节,确保身体能够充分恢复和储备能量。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让她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更让她体会到了科学知识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这名女生的经历,也让我们看到在现代语境中“读书得间”体现的跨学科思维意识。如今,科技高度发达,人的思想也更趋多元化,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很多问题都涉及到多个领域的方方面面,仅靠单一的知识结构是无法应对的,只有综合运用多个领域的知识和理论来分析,才能找到切实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我们在读书学习时要有跨学科的思维意识,积极涉猎不同的领域和学科,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和信息,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和认知范围,由此帮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审视和理解原有的知识和理论,更深入地理解其本质和内涵。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理论往往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逻辑结构,将它们进行融合与碰撞,还可以激发我们的创新思维,进而产生新的观点和想法。

  清华大学原校长罗家伦有言:“须知著书固要智慧,读书也要智慧。读书得间,就是智慧的表现。”要具备这种智慧,需要我们有意识进行培养。比如,要广泛阅读,克服知足自满和不求甚解的心理;要大胆质疑和分析各种观点、信息,从中寻找真理和价值;要有开放的心态,接受和尊重不同学科的观点和方法;要从不同角度理解问题,并将不同的侧面有机结合;多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广泛接触不同的观点和想法,为我所用。

  浅议“读书得间”李仲(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