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中看时间
作者: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24-07-02访问次数:字号:[大中小]
网上有这样一个调查:想起上一次惬意阅读是在什么时候了吗?我认真思索后,已然不记得具体的时间,不过应该很久了。当然,我现在也看书,但多是蜻蜓点水般略略而过,就像开车到了某个陌生的地方,途经的某条路某条街,驶过便忘了。
若你问看书的人能从书本中得到什么,大约会得到相似的答案:知识、乐趣、机遇……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这样的回答最接近标准答案。而我以为,除了这些,书籍最可贵的地方还在于透过它,我们能看到时间,看到时间流逝时我们和前人的影子。
与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相比,时间显得更神秘一些。人的寿命是有限的,长不过百年光阴,但看书让我们的生命得到了延续,虽不能说无涯,却也可称之为漫长。我们可以看5年、10年前的书,也可以看百年千年前的书,甚至远古时候,只要文字里有记载,都可以透过写作者的“笔”,怀古览今。这一番书与眼的会晤,仿佛是当下与从前两条河流的交汇,充满了美好。
在我看来,书中藏着一个穷尽一生也无法参透却又令人流连忘返的世界。在书里,我们可以认识李白和杜甫,了解苏东坡和柳三变,倾听关汉卿和马致远,也可以抛除时间的遥隔,与四大名著的作者下一盘棋,进行一番深入灵魂的交流。
和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相比,书中的时光如此恬淡与宁静。打开书本,走进文字的世界,时空就慢了下来,一个字仿佛一个阶梯,垒起了一栋高耸入云的大厦,我们边看边行,边走边叹。
前段时间,我整理书房的时候,不小心翻出了自己小学三四年级时的涂鸦,儿时的记忆在字里行间汩汩流淌,拙劣的文笔幼稚得令人发笑,可那时的心灵是那么的纯澈,那些愿望是那么的美好——那时山上杨梅树还没有几株,村里的楼房还没有几栋,父母的头发还没有花白,故乡的山水仍然澄净,所有事物充满了初恋般的清新。
我当真爱杀了这种感觉,尤其在已经物是人非的时候。我爱那时的故乡,尽管日子贫穷,但邻里间十分和睦,没有高高的围墙,吃过晚饭会互相串门,坐在竹椅上聊天、看电视;我爱那时的生活,尽管条件简陋,吃着粗茶淡饭,然而人们很知足、很快乐。记忆里,七星河畔的老街还是旧时的繁华面貌,两边低矮的小屋里,有各式各样的手艺人正在忙碌——而今,他们都去了哪里呢?
看书的时候,如烟往事入眼而来,惹得读书的人时而笑,时而哭,仿佛一面时光的魔镜被打破,沉积在岁月里的表情跌落满地,便有了这回味无穷的喜怒哀乐忧与愁。
潘玉毅(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