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晒书往事
作者: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24-07-31访问次数:字号:[大中小]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即将到来,作为一名在火热军营中摸爬滚打了22年的老兵,我情不自禁地想起昔日与战友晒书的往事。
那年盛夏,我和战友刚刚结束早操训练,指导员雄赳赳、气昂昂地站在队前宣布:“今天是‘八一’建军节,我们在欢度节日的同时,也要趁着骄阳似火的好天气晒书。再不晒,咱连的精神食粮发霉了不说,还影响‘口感’。”
那时,我们居住的营房清一色为红砖青瓦的平房,每到梅雨时节排房内很潮湿,衣物和书籍容易发霉,走进阅览室,一股书刊的霉味扑面而来。于是,每年“八一”前后,连队就选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轰轰烈烈地组织晒书。
根据分工,老兵负责将班排和个人的藏书一摞摞抱出排房,有的摊在凉席上,有的放在木架上。作为初入伍不久的新兵,我们没啥藏书,就跟着指导员来到阅览室,将里面的书刊、书架、书柜等全部搬了出去。色彩斑斓的图书被一本本、一排排、一列列整齐地晾晒到了连队门前。风儿吹过,书页哗哗翻动起来,如波浪般起伏,看上去绚烂夺目、壮观万分。
其实,把书摊晾只是完成了上半篇文章。在指导员的带领下,我们开始逐一检查书刊,发现有生霉的,就用柔软的抹布或卫生纸擦掉;发现有卷边、折叠的,就想办法压平整;发现有破损、脱页的,就用不干胶和透明胶带小心仔细地进行修复。我们沿着书刊慢慢移动,汗水一次次浸透迷彩服,可战友们乐此不疲,借机读读这本、翻翻那本,知道的或不知道的,读过的或没读过的,带给我们的都是亲切和欢喜。
得益于那次晒书,我不仅对连队的藏书心中有数,还对每位战友有啥好书也记在了心上,这为我今后艰苦训练之余,足不出连徜徉书海提供了很大帮助。晒书晒走了书上的潮气,也盘活了连队的图书资源,方便战友们互相借阅。
后来读的书多了,我了解到,古人为防止书籍善本受潮或遭虫蛀,常会晒书。汉朝有七月七“晒书节”的记载,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载有“袒腹晒书”的段子,大唐的曝书逐渐形成制度,宋朝也有独特的馆阁翰院文人的曝书集会……晒书对读书人来说的确是一件文雅之事。当年指导员组织我们晒书,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可谓用心良苦。
时光荏苒,眨眼许多年过去了,我也成长为一名领导干部,每年的“八一”,我亦学着指导员的模样,带着战士们把藏书抱出来晒。随着部队基础设施的改善,官兵们早已住上了宽敞舒适通风的楼房,阅览室装有空调,书柜里放有干燥剂,很少再有发霉的书了,晒霉也只是为了将一些受损的书籍进行修复,旨在提醒战友要更加惜书、爱书、护书。
如今,我已离开激情似火的军营,对曾经在“八一”建军节晒书的往事依然怀念。
马晓炜(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