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至痴时
作者: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24-08-13访问次数:字号:[大中小]
从古至今,几乎每位读书人对读书一事都有自己的见解。我对唐代诗人皮日休的看法颇为认同,“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在环境优美的书斋中打开书卷,便如同与圣贤开始对话。读书是改变命运的一种方式,也是通往梦想的一个途径,想在书中获得“千钟粟”,那就真得下一番“痴”功。
多年前,我在县城高中读书时,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去沈老师家。沈老师是从我们村子走出去,在县城高中教语文的名师。因为沈老师和我父亲是小时候的玩伴,关系较好,加上他为人随和、热情,周末我便去他家,既学习也加餐。沈老师一家住平房,有个不大的院落,院子里有株葡萄树,夏日里,葡萄树上结满了青紫的葡萄,小院中更显静谧、祥和。沈老师时常会在葡萄树下的石桌上捧书而读,也总不忘在他的那盏紫砂壶内泡上浓浓的茶,一边读书,一边品茗。那个夏日,沈老师如往常一般捧书而读,我正趴在葡萄树下的长条桌上学习,忽然听到“啪”的一声裂响,茶壶的碎裂声响把沈老师从陶醉其中的书本中拉了出来,他方才如梦初醒,大呼:“惜哉!吾爱壶毁矣!”原来,沈老师在读到精妙处时,忘记了右手还端着茶壶,一高兴便失手打碎了心爱的物件。
北宋赵桓说:“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一个“勤”字,可以说写出了读书遂志的精华所在。有一次,我无意间刷到一名主播在直播间带货的视频,当别的主播吃力地喊“买买买”时,他却在直播间讲起了故事,从王阳明到鲁迅,娓娓道来、出口成章。讲到鲁迅先生的书,这名主播还现场背诵了一段经典段落,并推荐网友阅读原文。无论是卖苹果、玉米,还是牛奶、书籍,他总能道出一些观点和哲理,让人若有所悟,我认为,这都来源于他精读过的书。
清代诗人宋琬行旅在外,睡在船上,尽管有蚊子、苍蝇干扰,但依然在波涛声中静静地读书。也许,在寂寞的天地之间,唯有沉浸在书本中,方能忘记周遭恶劣的环境。不管是古代还是当下,这世间,或许没有谁的人生没有烦恼,唯读书是最好的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