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的光 读书杂谈
作者: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24-11-27访问次数:字号:[大中小]
对于一个喜欢在夜间读书的人来说,光无疑是亲切的。它照亮了字里行间深邃的思想与情感,它更是心灵的慰藉,驱散了周遭的寂静与孤独。在那柔和而坚定的光芒下,每一个字符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引领着读者穿梭时空,体验人生百态。夜读之时,光如同一位无声的朋友,静静地陪伴在侧,共同分享着知识与智慧的盛宴,直至星辰隐退,晨曦初现。
我的童年是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度过的。我读小学的时候,村里还没有通上电,所以每天晚上就在煤油灯下阅读。炕上放着一张桌子,是用来吃饭的炕桌,桌子上点了一盏煤油灯,我和哥哥姐姐们围桌而坐,每个人手中拿着一本书,静静阅读。母亲坐在旁边做着针线活,煤油灯着一会儿就会出现灯花,母亲用针把灯花挑一挑,灯瞬间就变亮了。那微弱的灯火,虽然摇曳不定,却在我们心中燃起了对知识无尽的渴望。书页在昏黄的光影下缓缓翻动,每一声细微的哗啦声,都像是与古老智慧的低语相呼应。煤油灯散发出的淡淡油烟味,混杂着纸张特有的清新,成了那段纯真岁月里最难忘的气息。在那些夜晚,虽然物质条件匮乏,但精神的富足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滋养。母亲手中的针线,不仅缝补着衣物,也一针一线地编织着我们对未来的憧憬和梦想。那段煤油灯下的阅读时光,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记忆之一,它教会了我坚韧与乐观,也在我心中种下了对知识的永恒向往。一直读到该睡觉的时候,我和哥哥姐姐们就把书本放好,把炕桌搬到一边,开始铺被。等我们都钻进被窝里后,母亲就会把煤油灯吹熄。印象最深的是,第二天早晨起来,我们姐弟几人的鼻尖儿都是黑的,那是头一天晚上在煤油灯下读书留下的印记。
用来读书的光芒,不只是灯光,还可以是火光。那年夏天,我和两个小伙伴在家门前的大河里砌了一个鱼坝,晚上需要在岸边守着。因为每隔一个小时就得去把鱼捞上来,于是夜幕降临以后,我就和另外两个小伙伴一起来到河边,坐在火堆旁,一边聊天一边唱歌。我喜欢看书,当然不能错过这样的机会,便把带来的书打开,借着火光阅读。柴火烧得差不多了,火光变微弱了,我们便起身又找了些,放到火堆里,火势又旺了起来,书上的字看得更清楚了。火光不仅照亮了书页,更点燃了我心中的好奇与梦想,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个奇妙的世界之中。随着夜越来越深,河面上泛起了淡淡的雾气,火光在雾中显得愈发朦胧而神秘。
岁月流转,时代的变迁让电灯取代了煤油灯,电子屏幕也越来越多地替代了纸质书籍,但那份对阅读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以及那份在特定光线下独有的情感体验,却如同穿越时空的纽带,连接着我的过去与现在,乃至未来。每一次翻开书页,无论是在明亮的灯光下,还是在记忆的火光中,都能感受到那份纯粹与美好,那是属于读书人的光,照亮心灵,温暖人生。
唐宝民(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