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书香政协•网上书院 > 阅享

享受碎片化阅读的快乐

作者: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24-12-04访问次数:字号:[]

  在这个信息爆炸、知识海洋波涛汹涌的时代,当人们的时间被快餐化的信息占据时,碎片化阅读就成了常态。

  关于碎片化阅读,我固执地认为古时候早已有之,像古人倡导的“三上”——马上,枕上,厕上,不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车上、睡觉前、如厕中的零碎时间吗,只是与今天不同的是,古人捧着的是一本厚重的书,而我们往往借助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在十几、二十几分钟的时间,把一篇文章、一段文字读完,而从两者中获得的轻松和愉悦是等同的。恰如部分网友所说,碎片化的只是时间,而不是阅读。在这方面,北宋大文豪欧阳修给我们作出了榜样。

  欧阳修作为朝廷高官,先后担任过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兵部尚书等职位,位高权重,日理万机。但欧阳修在读书这件事上从不懈怠,他曾经精选《孝经》《诗经》《论语》等古籍,约5万字,然后规定每天不管多忙,也要熟读300字,用3年半的时间将之熟读完毕,然后每天再背诵150字,用7年的时间背熟。欧阳修在公务如此繁忙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日有所读、日有所诵,必然是个惜时如金之人,正如他所说:“虽书卷浩繁,能加日积之功,何患不至?”就是凭着这股韧劲,一部部书籍被欧阳修如期“啃”完,且烂熟于心。

  与欧阳修相比,我们所谓的没时间读书,只不过是不会善于利用时间的托词罢了。鲁迅先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如果真想读书,不一定非要有专门的时间坐在书房、书店或图书馆里去读书,在地铁、火车、飞机上,甚至在日常生活的间歇中亦可读书学习。所以说,爱读书的人不会没时间,会读书的人,碎片化阅读照样收获满满。

  与众多读书人一样,随手捧起一本书阅读,曾是我的一大爱好。然而最近几年,由于忙于工作和家庭琐事,加之视力不断走下坡路,专门用大块时间执卷阅读也成了奢侈的事情,但是利用碎片化时间听书,却成为了我的“心头好”。无论是体育运动还是在通勤路上,无论是睡前还是在节假日的买菜做饭时间,只要打开听书软件,哪怕外面的世界如何喧嚣嘈杂,我都能很快沉浸在听读的曼妙时光。随着主播抑扬顿挫的声音,再配上优美的背景音乐,那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优美生动的语句,一句句、一字字灌进了我的耳朵,流进大脑,沁入心田。听书模式,让我既避免了“风吹哪页读哪页”的随性阅读,又远离了“3分钟看完一篇小说”“5分钟读完一部名著”“10分钟带你了解历史”的浅层阅读。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经意间,每年我都能听完数十本图书,一部部、一篇篇平时没时间翻阅的经典名著不知不觉中也都全部听完。手机上的听书软件为我的碎片化阅读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让我可以在浩渺的书海中尽情翱翔,好不快哉!

  读书,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如今,通过享受碎片化阅读带来的乐趣,我看到了不一样的绚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