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里元宵 韵中情长
作者: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25-02-11访问次数:字号:[大中小]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轻轻吟诵这两句诗,我仿佛被一只温柔的手,牵进了那充满古韵的元宵佳节之中。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正如苏味道所写的《正月十五夜》,元宵佳节在唐代文人墨客的笔下被赋予了独特的魅力。那火树银花相互交织,星河璀璨,城门大开,京城取消宵禁,人们尽情狂欢。在这一片繁华 热闹、自由欢畅的景象中,我们仿佛能看到人们在元宵佳节尽情释放情感、享受生活的欢乐画面,处处彰显着那个时代的蓬勃朝气。
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他的这首词让元宵的韵味又添新彩。彼时的元宵夜,花灯绚烂如千树繁花绽放,烟火缤纷似星雨纷扬。在这热闹非凡的场景背后,辛弃疾匠心独运,塑造出一个独立于灯火阑珊处的孤独佳人形象。这般强烈而鲜明的对比,不仅将元宵佳节的热闹繁华刻画得入木三分,更巧妙地蕴含了词人内心的高洁情操与不随波逐流的品格,为我们展现出宋代元宵夜丰富多元的文化内涵以及复杂深沉的情感世界,让我们在喧嚣纷扰中,意外地寻得一份宁静与深邃。
唐寅的《元宵》以简洁明快、质朴自然的笔触勾勒出明代元宵节民间的欢乐祥和,洋溢着浓郁醇厚的生活气息。“……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瞧,这里灯月交相辉映,乡村女子们盛装出游,佩戴着珠翠首饰,欢声笑语地结伴出游。笙歌鼎沸,热闹非凡,人们尽情欢笑,举杯欢庆这良辰佳节。
从唐的豪放欢腾,到宋的婉约深沉,再到明的质朴热烈,不同朝代的文人墨客为元宵佳节披上了光彩夺目的文化华裳,让后世之人得以在这字里行间追寻那远去岁月中的元宵盛景与脉脉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