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书香政协•网上书院 > 荐读

在奔跑中感受生命律动

作者: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23-10-07访问次数:字号:[]

 

《一个人的马拉松》

作者:黄春华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7月

  《一个人的马拉松》是知名作家黄春华所著的一部纪实散文集。书中,他立足亲身经历,用生动的语言、细腻的笔触,叙述了自己参与马拉松的喜怒哀乐,分享了其对跑步、对写作、对生活的个体思考和感悟。如实记录跑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如实书写人生,作者不徐不疾的文字里,蕴藏着朴实的情感和坚韧的力量。

  “重新设置起跑线”“第一次流泪”“为什么爱跑步”“跑着爱”“慢下来”……34篇至情至性的散文,详尽描写了作者对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的哲学思考。作者认为,“在人生的跑道上,真正的收获并不是多快多强,而是这一路上欣赏了多少,感受了多少,领悟了多少。”毕竟,跑步的初衷是为了那一种自我、纯粹的享受,生活也是如此。而要做到这些,前提是慢下来,“不必计步,也不必宣告跑了多少,脚知道,身体知道。”

  作为一名带有作家标签的跑者,黄春华在《一个人的马拉松》中坦言:“我在谈跑步时,其实常常想到的是写作;我在写作时,又不由得会联想到跑步。”是的,跑步和写作有太多相似之处,如果把写短篇看作短跑,那么长篇创作就是马拉松。前10公里顺风顺水,身心愉悦,脚步轻盈,好似创作初期的灵感蜂拥,下笔如神;最后10公里举步维艰,腰酸背痛,咬牙切齿,则类同创作后期的激情耗尽,思路卡壳。

  看清自己,永远比读懂他人更难。爱上跑步的黄春华,不甘心埋头奔跑,更习惯抬头看路,沉静下来,重新审视自己,由此对人生有了完全不同的看法。曾几何时,“我是那样雄心勃勃,总以为自己的作品多么好,只是这世界缺少了一双慧眼。”而现在,他不再认为自己写得有多好,更不会认定哪个作品必读,“我的每个作品都是你路边的一棵树,如果你累了,如果你要阴凉,也许还有我猜不到的种种原因,总之,你停下了脚步,面前正好是我种下的那棵树。”谁能说,跑道上的一串串脚印,不是在调节、修正着跑步者的人生态度呢?

  坚持是一种精神,有时也是一种危险。对于跑步的人而言,养伤就是最痛苦的事。随着跑步经历的增多,作者慢慢开悟了,跑步最重要的不是成绩,也不是快乐,而是安全,“以后无论怎么跑,我都要守住底线,保证安全。”他在书中还提到了“黑暗跑者”,即盲人跑步者,其被一个明目跑者用一根布带子牵引着,从他们平稳的步子里,可以感受到他们内心的笃定。读到这里,我不禁心生迈步奔跑的冲动,无所谓胜负,只为拼尽体力,触摸久违的潜能和心性。

  在奔跑中感受生命的律动,每一步都是热爱。持之以恒,保持节奏,持续地跑,能让我们克服自身的局限性,让自己更清醒,更具有活力。掩卷而思,恍然间,我仿佛看见黄春华奔跑的身影迎面而来,彼此的呼吸似在耳畔,双方在心照不宣的默契中相视一笑、擦肩而过,然后奔赴各自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