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书香政协•网上书院 > 荐读

舞台小人生人生大舞台

作者: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23-10-09访问次数:字号:[]

 

《主角》

作者:陈彦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月

  《主角》是陕西作家陈彦的长篇小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小说以时间为经线,用近七十万字四十余年的时间跨度,讲述了艺名叫忆秦娥的女孩,从秦岭山区的放羊娃到“秦腔皇后”的蜕变;以围绕忆秦娥身边的一代代秦腔艺人秉承传统文化根脉为纬线,写出了人生舞台的千姿百态。

  “八百里秦川黄土飞扬,三千万人民吼叫秦腔。”读完小说《主角》,我对这句民谣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主角》从忆秦娥十一岁写起。在家里放羊的她,舅舅是县剧团的鼓师,得知剧团要招人,就让她去报考,好让家里能少一张吃饭的嘴。忆秦娥穿着母亲从邻居家借来的白回力鞋,走出了大山沟。

  忆秦娥命运的小舟难以躲过生活的激流险滩,到剧团后受到舅舅的牵连,在各种矛盾的激化下,从剧团的正式学员,被排挤到食堂,成为帮厨的烧火丫头。忆秦娥受尽冷眼,生活在最底层。她虽然出身卑微,但凭着执着的追求,没有在侮辱中沉沦,没有在绝境中松懈,反而在打压中铸就了一种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这种力量闪烁光芒,照亮她走向成功之路。靠着勤学苦练,靠着几位老艺人的悉心指导,忆秦娥一步步从配角奋斗到主角。她武功好、唱得好,在舞台上扮相绝美,就像孔雀开屏一样,占据着舞台的主角位置。

  作家陈彦饱含感情,写出忆秦娥吃得人下苦、练就“惊天艺”的过程。正如小说后记中写的:“在写《主角》时,几乎常常是一泻千里般地涌流出来,并且时常眼含热泪,情难自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在阅读小说时,也与主人公共同掬泪欢笑,模糊了书里书外的界限,沉浸其中。

  秦腔,是我国最古老的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为了古老的艺术能够传承下去,多少秦腔艺人用心、用情、用生命去诠释精髓。《主角》中围绕忆秦娥还写了数十个配角,反映小人物的命运和追求。书中“存”字辈的“忠孝仁义”四位各怀绝活的老艺人,他们是忆秦娥的“伯乐”,关心她、爱护她,言传身教教她做人和演戏。忆秦娥的师父,在棺材铺教她秦腔武功戏。师父演戏活活累死在舞台上,奄奄一息之时吐着血,坚持把吹火绝技的用料秘籍告诉给了爱徒忆秦娥。

  《主角》中的艺人,除了忆秦娥,都是配角,但都是痴一人情深,留一世繁华。“不疯魔,不成活”,这些秦腔艺人一生都在演绎“戏比天大”的人生信条。

  作家陈彦在陕西戏曲研究院担任二十五年编剧,兼任十几年团长、院长,积淀了丰厚的艺术底蕴。他深有体会地写道,“写作有千条道理,之于我只有一条,那就是写熟悉的生活,写反复浸泡过的生活,写已然发酵了的生活。”作家深扎秦川泥土,准确描绘秦腔术语,熟稔运用方言,为我们捧出一部热腾腾的独具特色的艺术佳肴。

  《主角》中,作家把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血脉、血象,凝萃成长篇佳作。舞台小人生,人生大舞台,生活的大幕拉开,每个人或主角、或配角,演绎动人心魄的命运,呈现出厚重与魅力。

  赵文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