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书香政协•网上书院 > 荐读

一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长篇力作

作者: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23-10-13访问次数:字号:[]

 

《宝水》

作者:乔叶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1月

  《宝水》讲述一个村庄从传统型乡村到文旅融合发展的特色型乡村的转型故事,政府部门、村民、返乡者等多方力量的参与和支持让古老的乡村重焕生机活力。小说语言朴实自然、平易生动,不事雕琢,平白如水,有着强烈的泥土气息。

  《宝水》是一部描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长篇力作,以朴素的笔调呈现了豫北山村四时旖旎多彩的繁博风物,以琐碎的家常彰显情感伦理。透过一个归乡者的目光,娓娓道出新时代乡村建设,映照出乡土生活的世态民情。

  《宝水》通过宝水这个中原地区城市边缘的乡村,写出这两大典型变化背景下,人们和土地、和原乡、和宗族、和乡邻、和陌生人的关系。老原和青萍是小说中的两个主要人物,也是作家精挑细选的参与者、体验者、讲述者,他们富有家族历史、具有情感经验、拥有城乡之间不同生活经验的比较能力。因为失眠症寻找治愈方剂,在老宅开设民宿,经由这两个动因,他们从城市进入乡村是自然而然的选择。小说用近乎白描的写作手法,将时代巨变烘托出来。

  小说还写到一群外来建设者,他们具有实干精神和时代精神,知晓民情,不谋私利。小说还塑造了众多宝水村的村民形象,他们能吃苦、有手艺,很精明。豆嫂问青萍冰箱装多东西是不是不费电,把豆皮拿到青萍家寄放;青萍为村史展览征收物件,大曹做的荆编要按件高价收费,而在被县长夸赞后,他发现商机,又主动要求在捐赠上署名,却不愿退款,拿了三个又小又旧的荆编筐替代……通过一桩桩鸡毛蒜皮的小事,在传统道德和当下生活气息中,让人物形象生动起来。作品还塑造了几位深刻的女性形象:村委会主任大英聪明狡黠,作为母亲和婆婆,有难言苦衷,也有固执保守。香梅美得出众,话少能干,却时常因为丈夫的猜忌被家暴。开饭店后,她逐渐从传统的忍声吞气,到勇敢抗争,写出了柔弱女性法治意识的觉醒。

  乔叶的行文不疾不徐,有闹有静,既泼且文,用书里的话说是“一种稳踏踏的节奏感”。和小说“冬—春”“春—夏”“夏—秋”“秋—冬”四个篇章的结构布局呼应,充分呈现了一个村子的四时节序和生活本身。小说语言写活了人物,带动了故事情节;小说里写到的豫晋交界南太行山的村俗、俚语、乡谚,这些方言土语是作家童年乡村生活的捡拾。正是这些滤去了社会化、概念化和约定俗成的标签,激活了读者的审美观,跟随作者进入到小说的世界。

  如书名所示,小说真正的主角是“宝水”。小说并没有一个中心人物。然而,却在散点透视之下,几个主要人物被写得活灵活现,充满了方言土语的人物对话,不仅使人物塑造更加鲜活,也使作品的“风俗”味道更加浓郁。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丛治辰说,“只有懂得乡村的内在世界观和处事逻辑,懂得其中的知识和技术,才能做到了解之深、书写之细。不但写出旧,写出内在的东西,也写出内在事物的新,在新的条件下会如何变化。”

  乔叶延续了现实主义美学传统,从女性视角真实地记录了乡村的情感伦理。同时,在乡土题材创作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另辟蹊径。用情写俗,提取民情、民俗、乡风传统文化,复魅乡村的根与魂,书写出新时代乡村的精气神。

  孙功俊(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