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书香政协•网上书院 > 荐读

一抹茶汤的倒影

作者: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23-10-17访问次数:字号:[]

 

书名:《中国人的茶事》

作者:戴明华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7月

  作者依托丰富的茶书典籍、人物故事、古典诗词、传世茶画,从先秦至清代,捕捉中国茶的高光时刻,详述历朝制茶、饮茶、品茶的变迁,在书中,读者不仅能看懂中国人饮茶的智慧,更能体验时代兴衰之下有名或无名之人的悲喜日常。

  深秋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棂映射在书桌上。沏一杯新茶,袅袅茶香与隐隐而来的桂香自然交融,秋韵秋思尽在不言中。翻开《中国人的茶事》,作者将古人生活艺术娓娓道来。

  本书以朝代为分轴,依托文物史料,生动讲述中国茶史。作者在自序中写道:“茶与历朝国事息息相关,也曾掀起时代的风浪,但我们在历代茶事中看到更多的是活生生的小人物:种植茶树的茶农、制茶的茶工、写茶书的文人……就算是那些被写进史书的所谓大人物,我们关心的也是他们端起茶杯的日常。”的确,没有了人,茶不过是一片树叶落在了水里。有了人,茶才有了生命,有了文化,有了道义。

  茶事,人生事。古人品茶,亦如品人。陆羽,为人坦荡,待人赤诚,视功名为浮云,他以茶与世间对话,以自己的才情与文人往来,留下了千古《茶经》。唐代诗人卢仝被后世尊称为“茶仙”,他借茶抨击朝廷的贡茶制度,为民请命。正如作者所说,卢仝的格局“在亿万苍生”。

  一部中国人的茶事,是一部中国人的“小”历史,也是一个“大”故事。唐煮茶,宋点茶,明后泡茶。顺着一脉茶香,在《中国人的茶事》里,见历史,见众生,见自己。

  小小一盏茶,承载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书中说:“我们寻找茶的历史,有时是在博物馆,有时则在故纸堆。”讲茶的故事,离不开文人墨客的诗词、各种博物馆所藏器具和字画。作者依托丰富的茶书典籍、人物故事、古典诗词、传世茶画,从先秦至清代,捕捉中国茶的高光时刻,详述历朝制茶、饮茶、品茶的变迁,也以慧眼精心挑选,收录传世茶画、饮茶器物图近150幅,令人赏心悦目。品赏《调琴啜茗图》《清明上河图》《文会图》《品茶图》《事茗图》《赵孟頫写经换茶图》等名画,我们惊讶于古人对茶精益求精的追求,也惊讶于茶这一饮品丰富而深邃的内涵。读书亦如品茶,喝的是一种心境,品的是人生真谛。读一本好书与饮一杯好茶,自是意气相通。苏轼说,“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戴明华则回应,    “中国茶事如同一颗凝聚时光的露珠,凝结的是时人日常的生活,反映着时代的倒影。一杯茶,倒映着一个时期的风貌,折射出一代人的精神底色。”

  一杯茶,或苦或甜,或浓或淡,牛饮可解燥,慢品能娱情。虽然每个人的选择各异,咖啡、奶茶在年轻人群体中风靡,但是茶叶浸泡出清透飘香、微苦回甘的茶汤,却永远是典型的中式味道,是一种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中、印刻在乡愁里的滋味。

  胡胜盼(浙江)